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汇编
发布人:张允志  发布时间:2020-12-06   浏览次数:147




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课 程 标 准



2019版)



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专业负责人:王洪波

所属二级院系:      汽车工程系  





二〇一九年八月




1《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课程标准1

2.《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4

3.《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9

4.《汽车电工与电子》课程标准14

5.《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20

6.《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25

7.《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29

8.《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33

9.《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36

10.《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39

11.《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43

12.《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46

13.《汽车维护》课程标准49

14.《汽车使用技术管理》课程标准54

15.《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课程标准59

16.《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课程标准63

17.《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67

18.《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71

19.《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标准74

20.《汽车钣金维修技术》课程标准77

21.《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标准81

22.《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标准85

23.《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88

24.《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标准91

25.《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四级)》课程标准95

26.《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考证》课程标准99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301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44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44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按照“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汽车驾驶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通过与企业专家进行深度座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小组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对汽车驾驶技术能够基本掌握。按照汽车驾驶课程的特点,学生在汽车驾驶上车前必须进行安全和交通法规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分别对汽车正确的驾车姿势及起步、停车方法直线前进和后退转弯与调头等驾驶技能有基本的掌握,对汽车驾驶过程中变速器换挡原理及汽车行进间正确加减挡技能了解和掌握,同时了解汽车新交通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的结构知识、掌握驾驶安全知识、交通法律法规知识,认识和掌握汽车驾驶正确驾车姿势、汽车基本驾驶方法,掌握汽车行车时换挡原理。

2.能掌握正确的驾车姿势,能掌握汽车起步、停车驾驶、直行、倒车、转弯、掉头驾驶、移库入库的驾驶技能;

3.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模块一汽车结构认知

单元1汽车结构认知

1、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组成;

2、掌握汽车各个机构的具体组成。

6

模块二汽车驾驶技术

单元1上车前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规

1. 汽车行驶的基本工求;

2. 正确操作安全规程;

3.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设计性能应如何适应交通法规的实施。

6

单元2正确的驾车姿势及起步、停车方法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起步、停车的基本要领,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传统与现代汽车操纵机构的差异给汽车驾驶人员带来的影响。

6

单元3直线前进和后退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直线前进和后退的基本要领。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汽车直线行驶特性与转向机构的工作特性的关系。同时体会到汽车后视装置的功能特点。

6

单元4转弯与调头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转弯与调头的基本要领。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汽车自动回正机构的工作特性与汽车转向机构的关系。同时体会到汽车前视野装置的功能特点。

6

单元5换挡原理及汽车行进间正确加减挡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换挡原理及汽车行进间正确加减挡的方法。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汽车手动变速及自动变速的优缺点。

4

单元6移库与倒库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移库与倒库基本操作方法。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精确驾车与驾驶执照考取的基本方法。

10

总课时

4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学生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讨论合作,以完成工作页或者达到评价标准为目标,自主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编写教材。

2.教材最好采取工作页形式,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为主,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按图索骥,自主独立学习,同时有各种配套的问题,方便学生随时记录与反馈,加强实训质量。

3.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加强操作训练,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每项任务完成后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4.优先选用近三年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

(三)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有标准的汽车驾驶培训教练车若干辆。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采用过程考核和能力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应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提出新颖问题的学生要给与奖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结合过程态度、合作能力、课堂提出问题的次数、完成工作页的质量、实训考核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4.驾驶实习结束时,对以下几方面重点考核,考核成绩的评定分四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本课程标准由鲍小沾、张龙、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张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112101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基础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54

实践学时

0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1.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汽车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本课程标准设计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核心思想。首先,作为课程的基础,它要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行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论为依据进行编写,它的内容涉及面要广但不应太深,应能包含该课程涉及到的有关汽车上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

3.采用任务引领型的课程结构,每个项目以具体工作任务引出必须的理论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要能与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实物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4.作为一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具有专业指导性。在此条件下,本课程主要以八个阶段性的任务展开:①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②认识汽车常用机构;③认识机械传动;④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⑤认识液压传动基础;⑥汽车维修工具、量具的使用。而在每一项目中都是以汽车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时刻在对自己的专业有所认识和了解,以此来尽量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基本结构,了解汽车常用机构的实际应用,为后续课程学习汽车结构奠定学习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基本结构,了解汽车常用机构的实际应用,熟悉汽车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和设计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初步设计验算汽车常用机构和传动装置,能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和使用技术资料。

3.养成借助于查阅机械加工相关手册解决工作中参数确定的职业习惯,以及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意识。

4.养成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和善于比较的意识。

5.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与质量意识职业素养,培养纪律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环境保护和文明生产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名称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与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项目一

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


任务1

掌握力学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1.静力学基本概念

2.平面力系基本概念

3.平面汇交力系受力分析

4.力偶、力矩的概念

要求

1.能复述静力学基本概念

2.能复述平面力系基本概念

3.会对受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1.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分析汽车在行驶以及汽车转向过程中力的传递

  3.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任务工单

8

任务2

汽车车桥、车架、悬架受力分析

课程内容

1.曲轴连杆组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2.汽车车架的受力分析

3.汽车悬架、车桥的受力分析

要求

1.会对活塞连杆机构在不同位置中进行受力分析

2.理解平面力系的基本概念

3.会对受平面任意力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4.加深对力矩、力偶概念的理解

5.会对受平面平行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1. 通过运用多媒体、示教板等教学手段,演示活塞连杆机构、车桥、车架、悬架的受力情况

  2. 分小组对活塞连杆机构、车桥、车架、悬架的受力进行分析、讨论

  3. 经小组成员讨论完成任务工单


6

任务3

运动件的摩擦和运动分析

课程内容

1.汽车运动件的摩擦分析

2.汽车飞轮、车轮转速测定

3.转速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要求

1.能说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关的概念

2.能概述滑动摩擦定理、摩擦角及自锁现象

3.能说出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

4.能够说出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

  1. 以多媒体和实物的形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摩擦的概念

  2. 运用汽车活塞连杆的运动、曲轴的转动、车轮的滚动对其进行摩擦的分析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运动学的基础知识,能复述角速度、线速度的定义

  4. 用发动机测速仪测量飞轮转速

  5. 分发任务工单

  6. 每小组通过测量半径,引用公式算出线速度、角速度

6

项目二

认识汽车常用机构

任务

认识铰链四杆机构

课程内容

1.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类型

2.曲柄存在条件

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4.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要求

1.理解汽车常用机构中分类、特点

2.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方法

  1.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2. 分发任务工单

  3. 每小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铰链四杆机构,观察其运动情况和规律

  4. 由学生对汽车的了解找出相应的机构

4

项目三

认识机械传动

任务1

认识带传动和链传动

课程内容

1.带传动的组成、类型、汽车上的应用、安装

2.链传动的组成、类型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要求

1.能认识汽车上各类型的带传动及其特点

2.能够按照正确的要求进行V带的拆卸与安装

3.能在汽车上进行传动链的正确拆卸与安装

  1.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2. 通过多媒体演示汽车上的常见机械传动,让学生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

  3. 分发任务工单,找出汽车上的机械传动部位

  4. 安排学生进行拆卸和安装实践

  5.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

任务2

认识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课程内容

1.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传动比的计算

2.蜗杆蜗轮传动简介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要求

1.会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2.能进行齿轮传动的拆卸与安装

3.能认识汽车上的蜗杆传动,能复述方向机的工作过程

  1.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2. 通过多媒体演示汽车上的常见机械传动,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

  3. 分发任务工单,找出汽车上的齿轮传动部位,并指出是哪种类型的齿轮传动

  4. 安排学生进行拆卸和安装实践

  5. 分组使用发动机维修翻转架,了解蜗杆涡轮传动

  6.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

项目四

认识汽车上的轴、轴承及常用联接

任务1

认识轴和轴承

课程内容

  1. 汽车上常见轴的类型和作用

  2. 轴承的类型、结构、分类

  3. 滚动轴承的代号

要求

1.能识别并找出汽车上不同类型的轴,说出它们的作用

2.能识别各种类型的轴承,说出其名称、代号的含义、作用

3.能正确的选用并在汽车上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种轴承的安装

  1.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2. 分发任务工单

  3. 每小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训室认识各种型号的轴承达到教学目的

4

任务2

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

课程内容

1.键的类型、作用

2.销的类型、作用

3.螺纹连接的分类、结构参数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4.螺栓的选用

要求

1.能识别汽车上各类型的键与销,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了解螺纹连接的分类、结构参数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3.能正确的选用和更换螺纹连接件

  1.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2. 分发任务工单

  3. 分组,让同学根据轴和轮毂选用合适的平键或半圆键;根据活塞销孔装配活塞销;用螺栓连接固定式联轴器,根据孔的大小和连接件的厚度选用螺栓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

项目五

认识汽车液压传动

任务

认识液压传动系统

课程内容

1.液压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常见液压元件及符号

3.汽车上的液压系统

要求

1.能认识常见液压元件实物及符号表示

2.能拆卸和装复简单的液压举升装置和液压制动装置

  1.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2. 利用多媒体,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分发任务工单

  1. 每小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训,拆卸和装复简单的液压举升装置

4

项目六

汽车维修工具、量具的使用

任务1

正确使用汽车常用量具

课程内容

1.简单测量工具的使用

2.游标卡尺的使用

3.千分尺的使用

4.百分表与千分表的使用

要求

能用常用测量工具规范的、准确的测量各数据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维修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在实训室对实物进行测量,教师亲自示范量具的使用

  3.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每组分发需测量的实物或模型

  4. 分发任务工单,让学生完成测量并填写数据结果

  5. 教师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4

任务2

正确使用汽车常用工具

课程内容

1.扭转旋具类工具的使用

2.钳子和夹紧类工具的使用

3.击打、切割 类工具的使用

要求

能说出汽车维修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在实训室进行拆装零部件,教师亲自示范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4. 分发任务工单,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拆装

  5. 教师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6

合计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2.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物直观教学,并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的考核要求。

3.“分小组”教学,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4.“任务工单”教学,工作过程以详细的引导文列出,制成工单形式,让学生在设定的工作环境下主动参与实际操作过程。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汽车实际。

2.要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要科学,体现地区行业特点。

3.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编写教材,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引出必须的理论知识,并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5.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弹性。教材编写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6.建议优先选用近三年国家级或省级规划教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将网络技术融入课程教育;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多创造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岗位去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深入、直观的了解岗位的工作过程;

3.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汽车生产企业、汽车4S店合作开发相关课程资源,将企业相关岗位日常工作中常见汽车构造内容呈现在教学课件中,结合本课程的课程要求,使学生能在上岗之前提前接触并熟悉岗位要求,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做好扎实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铺垫。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50%,期末考评占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本课程标准由张龙、鲍小沾、许玲莉、苑光耀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41112201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与CAD

授课层次

三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模式,关键提高就业能力,职业素养。本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全面掌握机械制图中机件的表达方法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掌握标准件的构造、查表、规定标记和画法。

2.能熟练识读机件的视图,能熟练利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制图形,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3.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4.具备本专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课时

1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基础。

2.平面图形的一般画法。

3.徒手画图的一般方法。

1.一般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初步具备几何作图、尺寸分析与标注、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能力。

3.初步掌握徒手画图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2

2

AutoCAD绘图基础

1.熟悉AutoCAD概述与基本操作。

2.AutoCAD对象特性与图层。

3.AutoCAD二维基本绘图命令。

4.AutoCAD辅助绘图工具。

5.AutoCAD的图形修改与编辑。

1.熟悉AutoCAD用户界面和基本的操作。

2.掌握坐标系与坐标输入方法;掌握绘图辅助工具;能够熟练绘制并编辑平面图形。

3.掌握绘制机械图样的绘图环境参数设置以及图层、颜色、线型等对象特性设置的方法。

4

3

正投影法与常见形体的三视图


1.正投影法基本知识。

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

4.常见形体的三视图。

5.轴测图的一般画法。

6.运用Auto CAD绘制三视图。

1.了解投影的概念与分类,熟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了解几何体表面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能熟练绘制与识读柱体、锥体、球体等常见形体的视图。

4.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具备徒手绘制简单轴测图的能力。

4

4

组合体视图


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2.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5.Auto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及标注尺寸。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表面连接特点,能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方法与一般步骤,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组合体的三视图。

3.掌握组合体尺寸分析与标注的一般方法。

4.掌握组合体视图识读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组合体的三视图。

5.初步具备运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4

5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1.视图、剖视图与断面图简化表示法。

2.AutoCAD绘制机件图样。

3.第三角画法简介。


1.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概念,能根据表达需要熟练运用以上画法并能正确识读。

2.理解剖视图的概念,了解剖视图及剖切面的分类,能正确运用剖视表达机件并能识读各种剖视图。

3.了解断面图的概念与分类,能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和识读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

4.了解局部放大图的概念,能正确识读局部放大图及各种简化表示法。

5.能利用Auto CAD绘制机件的图样。

6.能基本看懂用第三角画法得到的机械图样。

4

6

常用件与标准件的表达


1.螺纹与螺纹紧固件。

2.键连接与销连接。

3.齿轮、滚动轴承、弹簧的表达。


1.掌握螺纹要素和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并能正确识读;

2.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计算、画法、尺寸注法及其啮合画法。

3.了解键连接、销连接的种类,能正确识读各种键连接、销连接的画法与标注。

4.了解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以及标记格式,能正确识读。

5.了解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尺寸注法以及标记格式,能正确识读。

4

7

零件图


1.零件图概述。

2.零件的视图表达。

3.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6.识读零件图。

7.AutoCAD绘制零件图及进行相关标注。

1.了解零件图的基本内

2.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

3.了解零件图尺寸基准的选择原则及常用尺寸基准,能合理标注尺寸,能正确识读零件图中的尺寸。

4.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与标注方法,能正确识读和理解表面粗糙度标注及各项代号的含义;理解公差、配合、偏差的概念,能正确识读公差与配合的有关标注;能正确识读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5.能识别常见的工艺结构,能正确识读常见金属材料的牌号。

6.掌握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能正确识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7.掌握查阅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方法。

8.能运用AutoCAD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并进行相关标注

4

8

装配图


1. 装配图概述。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与明细栏。

4.常见的装配结构。

5.装配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6.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7.AutoCAD绘制装配图。

1.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2.能根据需要选择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案。

3.能正确识读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明细栏和技术要求。

4.能正确识读装配图的视图并拆画零件图。

5.能在AutoCAD中运用外部参照功能绘制装配图。

(本章节安排在计算机绘图大作业课程中完成)。


4

9



机械零件测绘技术训练

1. 机械零件测绘技术基础。

2.典型机械零件的测绘技术训练。

1.基本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步骤。

2.能正确测绘典型机械零件,并用AutoCAD出图。

(本章节安排在计算机绘图大作业课程中完成)

6

合计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教授有关投影知识时,要改变以往偏重绘图能力培养的做法,强化识图能力。在第三章的内容结束之后,应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布置一些根据所给视图,用硬纸板、胶合板等易找的材料制作几何模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识图能力。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实物、教具、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制图技巧训练与CAD软件运用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

4.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5.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

6.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项目分解成若干典型活动,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将本专业最新的服务方法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木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必须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6.建议优先选用近三年国家级或省级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针对性的课件。

2.利用网络教学条件,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仿真动画、视频录象、助学课件、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的内容进行,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认真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记入平时成绩。

考核采用上机考试,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含作业15%和平时测验35%)综合评定,分别占50%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主要由黄美英、张龙、鲍小沾团队老师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电工与电子》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112102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电工电子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前导课程

汽车机械基础

后续课程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适用专业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汽车维修相关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三年制高职汽车维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完成本课程所设项目任务,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学知识,能认识和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和功能作用,能分析理解构成汽车电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和简单的系统电路功能作用,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简单检测和判别操作。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了解电路元件、参数和特点;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

2.能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够对汽车电机等结构拆装和检测。

3.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学习内容

能力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 直流电路

任务一 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元件、参数和特点;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掌握电阻及其串、并联连接和等效;

2.理解KCLKVL和电源变换应用于电路分析。

3.掌握电容和电感线圈的用途、特点;

4.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参数、电路电压(电位)、电流等;

4

任务二 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电路

1.蓄电池的参数与特性;

2.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1.掌握测试蓄电池电源电流和电压随负载的变化情况的方法;

2.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检测;

2

项目二

磁路与电磁器件应用

任务一

汽车中的磁路与电磁器件(1

1.电磁场转换和电磁感应;

2.汽车启动机结构及作用;

3.直流串励电动机工作原理和特性;

1.了解电磁场转换和电磁感应;

2.掌握汽车启动机结构及作用;

3.理解直流串励电动机工作原理和特性;

4

任务二

汽车中的磁路与电磁器件(2

1.电磁场转换和电磁器件;

2.变压器用途与工作原理;

3.点火线圈结构极其作用;


1.能测量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带负载运行情况。

2.掌握电流互感器和钳形表的用途和使用;

3.了解点火线圈工作过程与检测;

2

任务三

汽车中的磁路与电磁器件(3

1.电磁场转换和电磁器件;

2.电磁式仪表工作原理;

3.电磁铁工作过程;

1.电磁铁操作机构;

2.利用模拟信号接入仪表观测检查仪表工作;

3.继电器接线和工作检测;

2

项目三

交流电和交流发电机

任务一

正弦交流电

1.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源:.单相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1. 了解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源:

  2. 掌握单相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能进行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源-负载的联结形式和参数测量;

2

项目四

半导体二极管器件和电路

任务一

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

1.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指标;

2.单相和三相整流电路;

1.能对二极管正反向阻抗、方向判别检测;

2.能单相二极管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组装和测量;

2.能单相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装和测量;

4

任务二

二极管的其它作用和其它类型的二极管

1.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2.稳压管的原理与作用;

3.稳压管的指标;

4.LED的作用;

5.光电管的作用;

1.掌握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2.了解稳压管的原理与作用;

3.掌握稳压管的指标;

4.L掌握ED的作用;

5能够光电传感器及其信号测量;

2

项目五

半导体三极管器件和放大电路

任务一

三极管极其放大电路

晶体管(三极管)的特性;(放大工作区域)

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共射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5CMOS管、达林顿管功率电路。

1.掌握晶体管类型和管脚判别

2.了解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计算和参数选择;

3.能够实验分析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失真状况和电压放大倍数;晶体管(三极管)的特性

4.理解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共射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5、掌握CMOS管、达林顿管功率电路

4

任务二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1.场效应管特性及其放大电路;


1.实验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失真状况和电压放大倍数;

2

任务三

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实验分析多级放大电路耦合、静态工作点、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

2.实验分析带反馈的放大电路中反馈的作用——电压放大倍数与稳定性;

2

任务四

晶体管放大电路应用(1

汽车电气线路搭铁探测器电路;

1.电气线路搭铁探测器电路组装和调试;

4

任务五

晶体管放大电路应用(2

发电机进行励磁调节的目的;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1.励磁调节器的端子和接线;

2.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4

项目六

汽车硅整流发电机

任务一

汽车硅整流发电机及励磁调节器

1.带硅整流器的三相交流发电机;

2.励磁调节器。

1.掌握带硅整流器的三相交流发电机;

2.了解励磁调节器

3.能够进行汽车硅整流发电机——蓄电池电源电路运转检测;

4

项目七

集成运放电路

及其应用

任务一

集成运放电路形式

1.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基本电路形式;

2.比例电路;

3.比较器电路

4.滞回电路;

1.理解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基本电路形式;

2.能够进行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基本电路形式实验;

2

任务二

集成运放电路应用

1.传感器器变换电路;

2.仪表显示驱动电路;

1.掌握传感器器变换电路;

2.了解仪表显示驱动电路;

4

项目八

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其应用

任务一

晶体管开关电路

1.晶体管(三极管)的开关状态;(饱和与截止工作区域)

2CMOS管、达林顿管功率电路。

1.能够进行单级开关电路和多级开关电路中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检测判定;

2.能够使用功率管提高输出功率;3.掌握晶体管(三极管)的开关状态;(饱和与截止工作区域)

2

任务二

晶体管开关电路应用

1.电容充放电过程和晶体管的开关工作状态;

  1. 掌握电容充放电过程和晶体管的开关工作状态;

2.了解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组成;

3.理解振荡周期或频率的调整

2

任务三

多谐振荡电路应用

1.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2.刮水器作用和工作过程;

3.转向灯作用和工作过程;

4.无触点晶体管喇叭作用和工作过程;

1.刮水器控制用多谐振荡电路实验;

2.转向灯闪光电路工作过程实验;

3.无触点晶体管喇叭电路实验;

4

任务四

光电三极管及其应用

1.光电三极管特性;

2.光电测位和测速的工作原理;

1.用示波器测量光电开关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电路信号;

2.使用计数类数字仪表对光电脉冲信号计数、测距、测速;

2

项目九汽车电路图识读

任务一

汽车电路图的表达方式

1.电器符号;

2.导线表注;

3.缩略语;

4.接线柱标注;

1.判断电气系统用途、功能和控制方式;

2.从电器符号入手;

3.找出回路;

2

任务二

按图查线、查件

1.元气件符号和电路标注

2.线束图的作用;

3.电器定位图的作用;;

4.连接器插脚排列图的功用;

5.熔丝盒、继电器盒(插座)和接线盒内部线路图;

反复进行以下练习和操作:1.由线束图查出指定的线路;

2.由电器定位图找到指定电器;

3.检测校验连接器的插脚对接;

4.指定查找熔断器、继电器接点和接线端;

6

任务三

指定车中电器或导线,在图中对应找出

1.线束图的作用;

2.电器定位图的作用;;

3.连接器插脚排列图的功用;

4.熔丝盒、继电器盒(插座)和接线盒内部线路图;

1.指定汽车中的电器找到其在电器定位图中的位置;

2. 找到所在线束,确定接线;

3.勾画电路简图,理解工作原理。

6

合计




7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建议选用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评方式

采取过程、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建立过程考评(学习情境考评)与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考评要求如下表所示。

2.考评要求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学习情景考评)70

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

素质考评

工单考评

实操考评

理论考评

10

30

30

30

考评实施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

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工单情况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遵守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10

预习内容10

任务方案正确5

建议题型不少于5种,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项目操作过程记录20

工具使用正确5


操作过程正确15


任务完成良好5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


七、编制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技术相关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主要由王晓珠、沈小引、鲍小沾团队编写,张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14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与修理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后续课程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护等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机械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构建知识,锻炼专业技能。让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法,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和分析,确定并综合汽车维修企业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其经过教学论加工,进一步按照企业发动机诊断与检修的工作任务到工作结果进行相应学习情境的开发,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单元,明确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要求。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的技能,具备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的能力,为从事汽车的检测与维修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发动机部件功用、构造、工作原理;熟悉发动机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和简单排故方法。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发动机进行机械检修和维护保养。

3.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4.能够在操作过程中秉承安全环保理念,及时回收废旧油液和旧件

5.具备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正时检查与调整

任务一:传动带的检测与维修

 1、掌握相关测量、拆卸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发动机传动带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数据对相关故障进行分析;

 3、掌握相关专业术语。

2

任务二:正时的检查、调整

 1、能够正确检查、调整发动机的正时;

 2、能够正确使用和查找《维修手册》确定标准值。

4

项目二发动机拆装前检查

任务一配气机构结构特点和工况认知

 1、通过拆解、组装配气机构掌握各零部件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能够测量配气机构各个零部件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2

任务二 气缸盖的拆解与检查

 1、能够熟练地使使用工具对汽缸盖进行拆解并进行检查;

 2、能够完整、正确地填写项目单。

4

项目三: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平面度的检测

 1、能够熟练地使用刀尺、塞尺及百分表对汽缸体和汽缸盖进行平面度的检测;

 2、能够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2

任务二:气缸的检测

 1、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对气缸进行检测;

 2、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4

任务三:缸套的更换

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更换缸套。

4

项目四: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活塞及活塞环的选配

 1、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流程选配活塞环;

 2、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2

任务二:连杆曲轴的检测

 1、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检测连杆曲轴;

 2、通过拆解曲柄连杆组掌握各零部件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3、能够测量气门组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2

任务三:活塞连杆及曲轴飞轮组的组装

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组装活塞连杆及曲轴飞轮组。

2

任务四: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所有维修技能及工艺流程;

 2、能够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正确装配。

4

项目五:润滑系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润滑油的检查与更换

能够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作用;

能够利用工具、设备对润滑油进行更换。

2

任务二:机油泵性能的检测

 1、能够分解和组装机油泵,并对机油泵进行检测;

 2、通过机油泵的检测了解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2

任务三: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能够按照维修手册对机油泵进行检修。

2

项目六:冷却系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1、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掌握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2

任务二:水泵性能的检测

  1. 掌握水泵性能的检测方法;

  2. 通过检测水泵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

2

任务三:节温器性能的检测

  1. 能够根据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冷却液循环途径判断水温不正常的故障原因;

  2. 掌握节温器的检测方法。

2

任务四:冷却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能够根据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冷却液循环途径判断水温过高、过低的故障原因。

2

项目七:发动机的总装与调试

任务一:发动机总成的组装

 1、能够通过查阅《维修手册》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掌握发动机总装流程;

 2、能够正确使用《维修手册》查阅发动机相关机械部件的标准参数;

 3、能够团结协作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发动机总装的各个项目;

 4、能够正确、完整地填写项目单。

2

任务二:发动机调试

根据发动机的各项标准对发动机安装后的总成进行性能检验。

2

任务三:发动机综合故障的诊断

  1. 根据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制定诊断计划;

  2. 小组合作完成故障诊断、维修流程;

  3. 能够正确、完整地填写项目单。

4

总课时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基础建设要求:(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室)

面积≥250 平米的理实一体化教室,且实训室能进整车;

2.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

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发动机机械系统各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发动机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发动机任意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选用教材要选用近三年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本课程整体按照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的模式来编排,真正做到翻转课堂。所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各个院校专业课老师可根据院校实训室硬件配备、网络支持、学生人数等情况灵活安排线上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25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

后续课程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等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各个管理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和各执行器等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熟悉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电路图,掌握传感器的位置和系统工作原理。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流程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装操作。

3.能够借助专用诊断设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初步判定和分析。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能够严格按照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维修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备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电控系统概述

任务1电控系统自诊断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

能够正确操作诊断设备;

能够针对诊断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1供油系统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的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检查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各零部件;

能够对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2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检测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波形;

能够对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检测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波形;

能够对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4爆震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规范地完成爆震传感器的故障检查;

能够排除爆震传感器常见故障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5水温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水温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6空气流量计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的检查;

能够对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7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发动机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8节气门位置位置传感器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9氧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氧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氧传感器故障进行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10宽频型氧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宽频型氧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宽频型氧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4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任务11涡轮增压系统的检查

能够规范的完成涡轮增压系统的检查。

4

项目三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

任务1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电控系统常见故障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专用诊断设备;

能够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分析。

6

总学时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

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专用诊断仪、示波器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电路图,借助手册、电路图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汽车发动机电控每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发动机电控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建议选用近三年国家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由张龙、鲍小沾、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13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后续课程

汽车维护、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维修工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岗位之一。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这一岗位,就必须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要能够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让学生在接近企业维修一线的真实工作情景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模块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汽车传动系的构造与维修。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传动系各部分的结构与维修,本课程立足于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每一个大的总成形成一个学习任务,在每一个任务中又分别设置了几个训练项目,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每个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一个切实提高。

本课程所有任务与项目均来源于维修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同时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最后设定了汽车传动系认识、离合器维修、变速器驱动桥维修等共四大任务。通过这五大任务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的结构与维修进行充分的认识,并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切实锻炼和提高。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传动系统进行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传动系统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对底盘传动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装维护保养

3.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传动系统相关故障进行检查维修。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在操作过程中秉承环保理念,及时回收废旧油液和旧件。

6.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

传动系统检修

任务一传动系统检查保养

能够对车辆传动系统进行常规检查;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完成对变速器油液的更换。

4

任务二半轴的拆装

能够选用正确工具完成对半轴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4

任务三万向节拆装与检测

能够按照标准的方法对万向节进行分解检查

4

项目二

变速器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变速器外部操纵机构拆装与调整

能够对变速器外部换挡操纵机构进行更换与调整。

4

任务二变速器五档齿轮拆装更换及拨叉调整

能够对5挡齿轮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

能够正确完成对5挡齿轮的更换,并对5挡拨叉进行调整。

4

任务三变速器壳体拆卸

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更换变速器壳体

4

任务四变速器内部操纵机构拆装检查

能够正确拆装检查变速器内部换挡机构并检查

4

任务五变速器3/4

挡齿轮及同步器检查

能够变速器齿轮及同步器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4

任务六变速器1/2挡齿轮、同步器及倒挡齿轮检查

能够对变速器齿轮及同步器进行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4

任务七变速器故障综合检查

能够正确对变速器进行检修,并对检修结果进行判定。

6

项目三

驱动桥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

前轮变速驱动桥检查修理

能够对驱动桥进行分解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6

项目四

离合器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一

离合器拆装检查

能够选用正确量具对离合器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修复计划。

6

总学时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蝶形拉马、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底盘系统每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底盘系统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底盘中任意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或选用应充分体现本课程所用的训练车型的特点。

2.教材中除专业知识外,应该从规范、安全、环保、工量具使用、6S、沟通等方面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

3.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参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把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

4.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5.教材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和反思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任务中掌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6.教材应突出实用和创新,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成单纯的技能操作;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强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知识,同时配备供教学使用的工作页、光盘等辅助资料,以方便教学。

7.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加深学生对汽车维护工作任务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8.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贴近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服务实际。

9.教材须遵循汽车维护接待流程。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习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协作组的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幻灯片、光盘、网络资源等多媒体资源,并运用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4.注重营造实际工作氛围,通过模拟场景、实训场所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教与学的渠道,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积极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5.利用图片、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互动活跃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同时建议各校联合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利用效率。

6.利用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由张龙、鲍小沾、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27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后续课程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等系统的检测与修理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本标准依据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本课程以培养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职业能力为重点,与合作企业合作进行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进行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转向行驶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对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装维护保养

3.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转向行驶制动系统相关故障进行检查维修。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在操作过程中秉承环保理念,及时回收废旧油液和旧件。

6.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模块一汽车转向系统检修

转向系统常规检查

能够独立地为车辆转向系统进行常规检查

4

转向助力泵拆装更换

能够独立地为车辆转向助力泵进行拆装更换以及正确更换转向助力油

4

转向系统典型故障诊断排除

能够独立地对车辆常见故障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4

模块二汽车行驶系统检修

前悬架总成检查与更换

能够独立地使用工具对车辆前悬架总成进行拆装、分解、检查

2

轮胎动平衡

能够正确独立地对车辆轮胎进行修补、动平衡作

4

四轮定位及调整

能够正确完成四轮定位以及调整

4

模块三汽车制动系统检修

钳盘式制动器检查与更换

能够正确独立地对钳盘式制动器进行拆装和更换

4

鼓式制动器检查及更换

能够正确独立地对鼓式制动器进行拆装和更换

2

总泵拆装更换及常规制动排气

能够正确完成制动总泵的拆装与制动系统排气

4

ABS制动系统检修

能够完成ABS制动系统的检修

4

总课时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蝶形拉马、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底盘系统每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底盘系统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底盘中任意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建议选用近三年国家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由张龙、鲍小沾、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17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后续课程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获得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主要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形成良好的操作规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掌握常见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对底盘电控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组装与调试;

3.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底盘电控系统相关故障进行检查维修;

4.能够具备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备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教学项目一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概述

任务1: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

2、熟悉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应用现状。

2

任务2: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能举出汽车底盘应用的先进技术;

2、能准确对底盘电控技术缩略语进行解释。

2

教学项目二

电子控制防抱死系统

任务 3ABS 电子防抱死

制动控制系统自诊断

 1、掌握ABS构造与工作原理;

 2、熟悉ABS常见故障及原因。

4

任务 4:轮速传感器检查与更换

 1、掌握轮速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2、掌握轮速传感器的更换方法

 3、掌握制动灯开关的更换方法

4

任务5任务实施:ABS故障诊断与检测

 1、掌握ABS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故障诊断与检测;

 2、能正确更换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

4

教学项目三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任务6ASR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

 1能识读ASR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2会对ASR系统进行一般性检测;

 3、能对ASR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排除。

8

教学项目四

电控悬架系统

任务7:电控悬架系统的一般性检查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1、能对电控悬架系统进行一般性检查;

 2、能对电控悬架系统的典型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12

总课时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ABS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各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ABS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ABS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由冯长征、张龙、鲍小沾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19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电工电子

后续课程

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适用专业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依据“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电器设备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控制关系、线路连接、拆卸、安装调整流程。

2.能根据电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拆装电器设备,能检查调试电器设备;

2.能正确使用汽车万用表和保养工具、量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初步具备维修常见汽车电气故障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设十个项目18个学习任务,结合专业调研结果,对各项目课时设计表1所示。


1 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汽车电器电路基础

任务1:汽车电路常见部件组成

1.汽车电气电路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特点

2

任务2:汽车电路图中的常见符号

1.能认识电路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2.认识各种开关报警灯和指示灯标志

3.汽车电路图中图形符号及开关指示灯的含义

4.典型车系电路图及开关报警指示灯标志的认识

2

任务3: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检测

1.汽车电器基础元件的认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汽车电器基础元件的功用及原理

3.典型车系电路基础元器件的认识

4

任务4:典型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

1.掌握典型电路的识读方法

2.掌握电路的诊断方法

4

项目二: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


任务1:蓄电池的充电

1、会熟练对蓄电池进行定流充电

2、蓄电池充电的操作方法以及充电结束标志

3、蓄电池定压充电以及脉冲快速充电

2

任务2:蓄电池的维护

1、对蓄电池进行维护

2、对蓄电池各技术参数的检测

3、蓄电池维护保养的内容

4、蓄电池技术参数检查的步骤

5、蓄电池电解液的调配

4

项目三:发电机的检测与维护

任务1:发电机的拆卸与检验

1、能熟练对发电机进行拆卸

2、能对发电机各零部件进行检验

3、发电机的拆卸方法

4、发电机零部件的检验方法

5、典型车系发电机的检验标准

2

任务2:发电机的组装、调整及就车性能检测

1、能组装发电机并进行调整

2、会在车上对发电机进行性能检测

3、发电机组装的步骤

4、发电机组装后的调整

5、发电机就车性能检测

6、分析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2

项目四:起动机的检查与维护

任务1:起动机的拆卸与检查

1、能熟练对起动机进行拆卸

2、能对起动机各零部件进行检验

3、起动机的拆卸方法

4、起动机零部件的检验方法

5、典型车系起动机的检验标准

2

任务2:起动机的组装、实验与安装

1、能组装起动机并进行调整

2、会在车上对起动机进行性能检测

3、起动机组装的步骤、组装后的调整、就车性能检测

4、分析起动机的工作特性

2

项目五:照明信号系统电路介绍

任务1:元器件的认识


1、会描述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

2、照明信号系统的组成

3、照明信号系统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4、国产照明信号系统的结构特点

2

任务2:电路的介绍

1、会识读并分析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电路原理

3、典型车系照明信号系统的分析

4

项目六:仪表报警系统电路介绍

任务1:元器件的认识


1、会描述汽车仪表报警系统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

2、仪表报警系统的组成

3、仪表报警系统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4、国产仪表报警系统的结构特点

2

任务2:电路的介绍

1、会识读并分析汽车仪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仪表报警系统的电路原理

3、典型车系仪表报警系统的分析

4

项目七:电动后视镜的检测与维护

任务1:电动后视镜电路介绍


1、会描述电动后视镜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电动后视镜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电动后视镜的控制原理

4

项目八:电动座椅的检测与维护

任务1:电动座椅电路介绍


1、会描述电动座椅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电动座椅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电动座椅的控制原理

4

项目九:防盗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任务1:防盗系统电路介绍

1、会描述防盗系统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防盗系统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防盗系统的控制原理

4

项目十:中控门锁的检测与维护

任务1:中控门锁电路介绍


1、会描述中控门锁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中控门锁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中控门锁的控制原理

4

合计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发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主要由王中乾、宋海洋、许玲丽团队编写,张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220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按照“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力求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项目内容选取的依据是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以汽车电工技术岗位为载体,尽量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性强,并且符合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来编排模块。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空调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空调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企业实践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空调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工作流程。

2.能根据空调的技术要求拆装空调,能检检查、保养维护空调;

2.能正确使用空调保养、维修设备,初步具备维修常见汽车空调故障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

空调制冷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务1空调系统概述

1.了解现代汽车空调系统具备的装置及功能;

2.空调系统常用维修检测设备认识。

2

任务2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1. 认识制冷系统基本组成;

2、理解制冷的工作原理;

3、会描述制冷的循环过程。

2

任务3认识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结构

1.了解空调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a.斜板式压缩机b.涡旋式压缩机

c.变排量压缩机

2.了解冷凝器、蒸发器的结构和作用。

3.了解储液干燥器、节流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4

任务4认识制冷系统控制电路

1. 认识制冷系统电器结构及原理;

2.分析几种典型汽车制冷系统的控制电路,读懂电路图。

4

项目二、

空调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基本操作

任务1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

1.熟悉制冷系统故障检查方法(听、看、摸、测);

2.能用岐管压力表检查系统故障;

3.从电路控制原理出发,能分析电路故障;

4.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的注意事项;

5.能对制冷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8

任务2制冷系统维修基本操作

1.空调制冷剂数量检查 压缩机冷冻机油数量检查;

2.掌握制冷系统检漏、抽真空;

3.掌握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和充注。

4

项目三、

暖风系统及辅助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务1汽车暖风装置

1.熟悉余热式暖风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余热式暖风系统的常见故障;

3. 会检修余热式暖风装置。

2

任务2送风、排风装置

1.熟悉送风、排风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了解送风、排风装置的常见故障;

3.会检修送风、排风装置。

2

任务3空气净化装置

1.熟悉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了解空气净化装置的常见故障;

3.会检修空气净化装置。

2

任务4空调操纵机构

1.熟悉空调操纵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会使用几种典型汽车的操纵系统;

3.了解空调操纵机构的常见故障;

4.会检修空调操纵机构。

2

项目四、

典型车型自动空调故障案例分析

任务1轿车空调不制冷的诊断案例

1.熟悉轿车自动空调主要部件在车上的布置;

2. 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故障诊断程序;

3. 检测、分析故障,找到故障原因;

4.排除故障。

2

任务2轿车空调没有暖风的诊断案例

1.熟悉轿车自动空调主要部件在车上的布置;

2. 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故障诊断程序;

3. 检测、分析故障,找到故障原因;

4.排除故障。

2

合计

36

五、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二)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教材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台架,开发仿真软件和诊断系统。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评方式

采取过程、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建立过程考评(学习情境考评)与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考评要求如下表所示。

2.考评要求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学习情景考评)70

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

素质考评

工单考评

实操考评

理论考评

10

30

30

30

考评实施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

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工单情况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遵守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10

预习内容10

任务方案正确5

建议题型不少于5种,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项目操作过程记录20

工具使用正确5


操作过程正确15


任务完成良好5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主要由鲍小沾、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修订,张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03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前导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后续课程

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知识模块来实施。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依据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的基本原理,将本课程划分为绪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汽车安全新技术、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内容上以任务为导向,强化知识与信息的应用,弱化知识的了解与背诵。教学指导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让学习者在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单元学习目标。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现代汽车各种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汽车安全技术鉴定及检测检验的专业能力;具有诚信和团队协作的社会能力;具有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方法能力;并且具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现代汽车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汽车安全新技术。

2.能对现代汽车安全系统及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检验,学会对新车进行安全评价。

3.能整体把握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设五个项目19个学习任务,结合专业调研结果,对各项目课时设计如表所示。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绪论

任务一 汽车安全技术概述

了解汽车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

2

任务二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了解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握汽车安全保障体系构成,了解汽车安全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

2

项目二: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任务一 制动防抱死系统

掌握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检修

4

任务二ESP电子稳定系统

掌握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检修

4

任务三 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掌握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监控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检修

4

任务四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了解车辆保持辅助技术,学会分析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

4

任务五 远光灯辅助系统

了解远光灯辅助系统的功能及开关条件

4

任务六 夜视辅助系统

掌握夜视辅助系统的功能

4

任务七 陶瓷制动器

了解陶瓷制动器的相关基础知识

4

任务八 奥迪事故预防系统

了解奥迪事故预防系统的相关过程

2

项目三: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任务一 安全气囊及安全带

掌握座椅安全带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能够对其性能进行检验;掌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原理、法规及标准要求等,能够对其性能进行检验

4

任务二 轿车安全车身结构技术

了解典型车身的结构技术及制备工艺

2

任务三 汽车上的其他安全机构

了解影响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其他措施

2

项目四:气体燃料汽车的安全技术

任务一沃尔沃行人探测系统

了解沃尔沃行人探测系统的相关技术

2

任务二行人保护系统—宝马

了解宝马析行人保护神系统作用原理

2

任务三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了解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2

项目五:电动汽车的安全技术

任务一欧洲新车安全评价体系

了解欧洲新车安全评价体系与标准

2

任务二中国新车安全评价体系

了解中国新车安全评价体系与标准

2

任务三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了解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及相应标准

2

合计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评方式

采取过程、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建立过程考评(学习情境考评)与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考评要求如下表所示。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学习情景考评)50

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

素质考评

工单考评

实操考评

理论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

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工单情况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遵守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10

预习内容5

任务方案正确5

建议题型不少于5种,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项目操作过程记录5

工具使用正确5


操作过程正确15


任务完成良好5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


七、说明

1.本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制定,适用于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2.本课程标准由王中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张龙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212105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维护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44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44

前导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汽车保养维护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参照汽车4S店的工作过程设置工作任务,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设备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进一步熟悉汽车构造,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目标确立

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对汽车保养维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汽车维护所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情境为线索,结合汽车总体构造认识、拆装、保养训练的要求,包括汽车维护基础、车身部分维护、电气设备部分维护、发动机部分维护、底盘部分维护、典型车型维护等六个学习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汽车专业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

3.教学内容确定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情境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做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引入、示范操作、小组分工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评价考核等活动项目来落实教学内容,采取校企合作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在工作任务中应具有的汽车维护保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设备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等,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维护的主要内容、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2.能查询车辆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并遵循车辆维护工作规范来进行车辆维护;

3.能正确使用工量具、专业工具、检测设备,独立完成维护计划要求的维护作业项目;

4.具备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诚信、敬业、刻苦耐劳,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客户接待及车辆基本信息认识

任务一客户接待及车辆外观检查

 1.客户接待基本知识

2.车辆基本信息认识及外观检查

4

项目二车辆的保养与维护概述

任务一安全操作认知

 1.安全操作认知

 2.人与车辆防护

3.工作安全须知

6

任务二工量具及设备使用

 1.常用手动工具使用

 2.风动工具使用

 3.测量仪器使用

4.举升机使用

任务三维护作业认知

 1.维护流程认知

2.定期维护认知

项目三车身部分维护

任务一车身检查

 1.车身外观检查

2.车身功能部件检查

4

项目四电气设备部分维护

任务一照明系统检查与维护

 1.车内照明灯检查与维护

2.车外照明及信号灯检查与维护

6

任务二喷洗器、刮水器检查与维护

 1. 喷洗器检查与维护

2.刮水器检查与维护

任务三汽车空调检查与维护

1.汽车空调检查与维护

项目五发动机部分维护

任务一进气系统检查与维护

 1. 空气滤清器检查与维护

2.节气门总成检查与维护

8

任务二燃油系统检查与维护

 1.燃油滤清器更换

2.燃油管路检查

任务三润滑系统检查与维护

 1.油底壳的检查

2.机油检查与更换

任务四点火系统检查与维护

 1.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

2.火花塞检查与维护

任务五冷却系统检查与维护

 1.冷却液管路检查与维护

 2.散热器盖检查与维护

3.冷却液检查与更换

项目六底盘部分维护

任务一排气系统检查与维护

1. 排气管和消声器检查

8

任务二配气系统检查与维护

1.传动皮带检查与维护

任务三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1.行车制动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2.驻车制动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3.盘式制动器检查与维护

4.制动管路检查与维护

任务四行驶系统检查与维护

 1.悬架检查与维护

 2.车轮检查与维护

3.车桥与车架检查与维护

任务五传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1.离合器检查与维护

 2.自动变速器检查与维护

3.驱动轴检查与维护

任务六转向系统检查与维护

 1.转向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2.转向传动机构检查与维护

项目七典型车型维护

任务一 典型车型维护

 1.一汽丰田卡罗拉轿车40000km维护

2.上海大众朗逸轿车1.6L车型5000km维护

8

合计

4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为主,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小组演练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模拟工作人员的工作情景来进行模拟教学法; 

3.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频教学,同时辅助实车设备进行操作演示、练习。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或选用应结合本课程所用的训练车型的特点,结构、原理知识不讲或一笔带过。

2.教材中除专业知识外,应该从规范、安全、环保、工量具使用、6S、沟通等方面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

3.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参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把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

4.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5.教材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和反思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任务中掌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6.教材应突出实用和创新,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成单纯的技能操作;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强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知识,同时配备供教学使用的工作页、光盘等辅助资料,以方便教学。

7.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加深学生对汽车维护工作任务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8.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贴近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服务实际。

9.教材须遵循汽车维护接待流程。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协作组的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幻灯片、光盘、网络资源等多媒体资源,并运用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4.注重营造实际工作氛围,通过模拟场景、实训场所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教与学的渠道,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积极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5.利用图片、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互动活跃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同时建议各校联合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利用效率。

6.利用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综合任务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出勤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安全操作评价。形成模拟企业的考核评价方式。

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和提问、提交实验报告等。

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目标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

考核方式

权重

知识

基本

知识

按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知识完成实训报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个人作业

课堂笔记

任务评价

抽测实验

综合考试

每任务回答问题

5%

笔记成绩

10%

作业成绩

5%

能力

基本

技能

实验教材、用具齐备,正确使用工具、仪表中,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安全措施、操作规范,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

任务评价

综合考试

实验报告

小组作业

实训报告

任务完成

实习态度与操作、编程调试能力,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20%

综合考核

考核中的应变能力、操作能力、故障判断能力、实习报告与回答问题

40%

素质

学习

态度

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作业;按要求完成准备。

课堂表现记录;考勤表;同学、教师观察;课堂笔记。

学生自评

5%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沟通

协作

管理

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协助教师教学管理;做好教室值日工作;按要求做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

小组活动记录;自评、互评记录;值日记录;同学、教师观察。

学生自评

2%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创新

精神

有自主学习计划;在作业练习中能提出问题和见解;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个人作业;自主学习计划;学习活动;个人口头或书面提议。

学生自评

3%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安全

操作


遵守规程、安全操作



10%

总    计

10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保养与维护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主要由宋飞龙、鲍小沾、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使用技术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06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使用技术管理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27

实践学时

27

前导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汽车使用技术管理》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教学设备要求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主要针对汽车修理工、汽车配件管理员、汽车企业管理技术员、汽车维修企业经理等岗位开设。

2.目标确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企业技术管理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汽车技术维修,技术管理工作岗位的统筹、计划、技术管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汽车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理解汽车基本性能、安全性能评价、汽车的合理使用、安全使用等知识,使学生能够胜任现代汽车企业的技术管理岗位,为就业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汽车基本性能评价指标,掌握车辆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特点和方法,熟悉汽车消耗品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汽车相关保养维护知识。

2.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能对车辆的综合性能通过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和评价并判定车辆当前使用的技术状况。

3.能对车辆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积累汽车维护经验,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树立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汽车运用条件

任务1:道路与运输条件

简单了解汽车使用的道路与运输条件。

1

任务2:气候条件

简单了解汽车使用的气候条件。

1

任务3:汽车运行与使用技术条件

简单了解汽车运行与使用技术条件。

1

项目二车辆选配

任务1:车辆的选购和合理配置

教学内容:汽车购置、新车入户手续办理、新车启用。

教学要求:车辆投资效果测算方法、车型选择方法、汽车保险相关知识。 了解汽车价值分析作用、新车选购事项、购置税相关知识、新车提取事项。

2

任务2:车辆选购主要技术指标

教学内容:汽车基本性能评价、汽车价值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汽车评价指标、汽车价值分析方法、车辆投资效果测算方法。 了解汽车价值分析作用。

1

项目三汽车登记检验保险

任务1:汽车的检测和审验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管理规定。

1

任务2:汽车的保险和理赔

掌握汽车保险的类型、作用和办理流程。了解汽车理赔的相关程序、理赔相关法律法规。

2

项目四新车的使用

任务1:新车的检查和启用

教学内容:新车的检查、新车的启用。教学要求:掌握车辆新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车辆新车启用的注意事项。

1

任务2:汽车磨合期的使用

教学内容:汽车走合期使用、汽车在低温下的使用。教学要求:掌握车辆在走合期的使用特点和方法。了解车辆在走合期汽车使用的影响。

1

项目五 汽车运输效果和运输成本

任务1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和运输工作条件

教学内容: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和运输工作条件。教学要求:掌握车辆运输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了解车辆在不同运输条件下的使用。

1

任务2: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教学内容:汽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并能够对运输车辆利用程度进行评价。

1

任务3汽车运输生产率和成本

教学内容:汽车运输生产率和成本的计算。

教学要求:能够对汽车运输生产率和成本进行计算。

1

项目六汽车特殊运用条件

任务1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教学内容:汽车走合期使用、汽车在低温下的使用、汽车在高温下的使用、汽车在山区高原环境下的使用、汽车在恶劣道路条件下的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车辆在不同环境(走合期、低温、高温和高原、山区、恶劣道路环境)下的使用特点和方法。了解车辆在不同环境(走合期、低温、高温和高原、山区、恶劣道路环境)下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1

任务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1

任务3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1

任务4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1

项目七汽车运行材料与使用

任务1:汽车燃料及其使用

教学内容:汽车燃料的使用、汽车润滑剂的使用、汽车轮胎使用、汽车辅助工作液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汽柴油的特点、发动机油的特点、车辆齿轮油的特点和润滑脂的特点、发动机冷却液等汽车工作液的性能,了解车用汽油的选用。

2

任务2:润滑材料及其使用

2

任务3: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

2

任务4:汽车轮胎及其使用

2

项目八汽车公害的控制

任务1:汽车排放公害及其控制

教学内容:汽车废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噪声及其危害;汽油车怠速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检测方法;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排放污染物;掌握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掌握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

2

任务2:汽车噪声公害及其控制

1

任务3:汽车电磁波公害及其控制

1

任务4:汽车有害废弃物及其处理

2

项目九汽车行驶安全

任务1:道路通行原则和汽车行驶规定

教学内容: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汽车安全行驶、高速公路行车安全。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合理安全使用的方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事故处理办法,了解汽车行驶安全影响因素。


1

任务2:汽车行驶安全及其影响因素

1

任务3: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与处罚

1

任务4:道路交通事故与处理

1

项目十汽车技术管理

任务1:汽车技术状况和使用寿命

教学内容:汽车技术状况和使用寿命、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基础管理,维修维护、改装改造、更新报废的管理与鉴定评估。

教学目标:熟悉汽车使用过程中各种技术状况、能正确的对汽车日常使用、维护、维修、更新、报废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1

任务2:汽车的基础管理

1

任务3:汽车维护管理

1

任务4:汽车修理管理

1

任务5:汽车改装、改造、更新和报废管理

1

任务6:汽车鉴定估价

1

项目十一汽车配件管理

任务1:汽车配件的分类和编号

教学内容:汽车配件的分类和编号、汽车配件目

录的使用、汽车配件仓储管理。

教学目标:学会对汽车配件进行分类编号,能熟练使用汽车配件目录,能够对汽车配件进行仓储管理。

2

任务2:汽车配件目录的使用

2

任务3:汽车配件仓储管理

2

项目十二汽车维修设备管理

任务1:汽车维修设备的分类

教学内容:汽车维修设备的分类、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概述、汽车维修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修。

教学目标:熟悉汽车维修设备,能够对汽车维修设备进行合理的使用保养和维护。

2

任务2: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概述

2

任务3:汽车维修设备的合理使用和保养

2

总计

5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师生比在1:151:20左右。 

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3.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建议

教材选用遵循如下原则:

1.实用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部分以易于联系实践,技能操作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2.基础性。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即包涵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项目形式编写,根据就业趋势,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3.综合性。教材内容要广泛,适用面广。内容要包括职业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还应包括非技术的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案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对本职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4.形式多样性。教材内容组织形式要多样性,内容要灵活。要能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论。课后训练设计到位,并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建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性。

1.本课程考核按学习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学习项目考核成绩的50%与期末考核成绩的50%进行加和。

2.每个学习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

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50%

期末考核(50%

分组讨论

 /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堂出勤

 20%

20%

 10%

考核实施

由教师根据学生课上分组讨论表现及分组讨论最终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

根据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及课后交作业情况、作业完成质量进行打分

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进行打分(包括按实出勤、请假、旷课、迟到)

根据学校考试规定从课程题库中进行随机出题

考核标准

每组成员课堂讨论表现情况:10%讨论结果/课堂作业完成情况10%

能及时、良好完成课堂训练任务10%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5%内容正确5%

按时出勤10%

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图题、问答题、论述题等,每次卷面题型不少于五类。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相关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类专业。主要由王洪波、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张龙、佟廷友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06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

授课层次

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前导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走上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能够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能够进行汽车维修设施安全维护和保养;能够安全使用汽车维修设备;能够安全使用汽车维修工具。

3.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遵守汽修企业管理制度、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和具有一定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汽车维修企业中养成安全生产习惯。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

任务1:安全生产方针

教学内容: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安全生产有关法规;安全生产有关文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教学要求:了解安全生产方针;掌握安全生产有关法律;熟悉安全生产有关法规;了解安全生产有关文件;熟悉企业安全生产建设标准。

2

任务2:安全生产有关法律

2

任务3:安全生产有关法规

2

任务4:安全生产有关文件

2

任务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

项目二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任务1汽车维修安全生产状况

教学内容:汽车维修企业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维修企业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熟悉事故应急预案的一般制定流程,掌握各种情况下的事故应急预案。

2

任务2安全生产责任制

2

任务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

任务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

任务5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

项目三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安全防护

任务1:个人安全防护

教学内容:个人安全防护的内容和方法,维修岗位安全注意事项,职业病的预防注意事项与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各种岗位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熟悉维修岗位安全注意事项,了解各种职业病的防护注意事项。


4

任务2:维修岗位安全事项

4

任务3:职业病预防

4

项目四汽车维修设施安全

任务1厂区布局

教学内容:汽车维修企业厂区布置标准及注意事项;现场管理主要内容和要求;用电和防火要求和规范;企业安全标识。

教学要求:能够对厂区布局进行评价;熟悉现场管理的相关要求;熟练掌握用电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关标准,能准确识别安全标识。

2

任务2现场管理

4

任务3用电安全

4

任务4火灾防范

6

任务5安全标志

4

项目五 汽车维修设备使用安全

任务1:检测仪器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及其合理使用;汽车维修设备的维护;汽车维修设备的更新与报废。

教学要求:掌握汽车维修设备的分类和合理使用方法熟悉汽车维修设备日常维护的内容与要求,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维护了解汽车维修设备的更新与报废条件,以及合理选择和购置的原则。

2

任务2:维修专用设备

4

任务3:通用设备

2

项目六汽车维修工具使用安全

任务1:手动工具

教学内容:手动及气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手动及气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4

任务2:气动工具

4

总计

7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师生比在1:151:20左右。 

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3.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建议

教材选用遵循如下原则:

1.实用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部分以易于联系实践,技能操作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2.基础性。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即包涵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项目形式编写,根据就业趋势,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3.综合性。教材内容要广泛,适用面广。内容要包括职业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还应包括非技术的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案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对本职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4.形式多样性。教材内容组织形式要多样性,内容要灵活。要反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论。课后训练设计到位,并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1  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阶段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

成绩比例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

课堂点名情况

10%

课堂表现

10%

作业完成

10%

任务考核

任务完成质量

20%

终结性考核

综合技能

期终考试

50%

合计

100

2 项目(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考核点

考核标准

成绩比例

1

课堂点名情况

每缺勤一次扣1分(含请假),缺课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

10%

2

课堂表现

根据课堂听课进行情况进行评分

10%

3

作业提交情况

作业按要求提交,缺一次扣1分,缺交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

10%

4

任务质量

汇报报表或PPT

20%

5

期末测试

闭卷考试

50%

合  计

10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相关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类专业。主要由王洪波、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张龙、佟廷友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303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前导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知识模块来实施。

1.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课程所对应工作的基本内容,将本课程划分为交通事故鉴定基础知识、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性质和方法、转向系统鉴定、行驶系统鉴定、制动系统鉴定、照明信号装置检验鉴定、事故车辆安全防护和综合案例分析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上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内容上以任务为导向,强化知识与信息的应用,弱化知识的了解与背诵;教学指导上合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让学习者在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单元学习目标。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汽车安全技术鉴定及检测检验的专业能力;具有诚信和团队协作的社会能力;具有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方法能力,为今后开展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车辆安全事故技术鉴定的项目、方法、流程,掌握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照明系统技术要求及检验鉴定方法。

2.能对交通事故车辆进行检测检验及安全系统评估,学会使用通用工具、专用工具、设备和相关资料等进行规范作业。

3.能整体把握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模块一:交通事故鉴定

1.1交通事故定义与分类

了解道路交通事的定义及类型

2

1.2交通事故鉴定技术

了解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的基础知识

1.3 交通事故鉴定的人与机构

了解交通事故鉴定的机构和人员要求

模块二:安全技术鉴定的性质及方法

2.1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性质

了解各种法律法规对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性质的规定,能够对不同的安全事故进行定性

2

2.2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依据及要求

熟悉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各种法律依据,了解各种安全技术鉴定的要求

2

2.3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项目及流程

熟悉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各种项目,掌握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工作流程

4

2.4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的方法

掌握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各种方法,能够结合实践确定应该使用的方案

2

2.5金属零部件失效鉴定技术

熟悉金属零部件失效鉴定的技术,能够结合实际确定不同金属零部件应使用的鉴定方法

2

2.6案例分析

能够将所学的方法技能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2

模块三交通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

3.1车辆转向系统简介

掌握车辆转向系统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基础知识

2

3.2车辆转向系统安全技术条件

熟悉车辆转向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

2

3.3 交通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

能够对车辆转向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相关检验

2

3.4案例分析——转向垂臂与直拉杆的连接球销断裂失效鉴定

结合实际对转向系统转向臂与直拉杆安全技术条件进行检验

2

模块四:交通事故车辆行驶系统检验鉴定

4.1车辆行驶系统简介

掌握车辆行驶系统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基础知识

2

4.2车辆行驶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熟悉车辆行驶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

2

4.3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系统检验鉴定

能够对车辆行驶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相关检验

2

4.4交通事故车辆轮胎失效的鉴定方法

结合实际对行驶系统车辆轮胎失效进行检验

2

模块五:电动汽车的安全技术

5.1车辆传动系统简介

掌握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基础知识

2

5.2传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熟悉车辆传动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

2

5.3 交通事故车辆传动系统鉴定

能够对车辆传动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相关检验

4

模块六:交通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

6.1车辆制动系统简介

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基础知识

2

6.2 机动车制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熟悉车辆制动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

2

6.3交通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

能够对车辆制动系统的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相关检验

2

6.4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对制动系统安全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分析

2

模块七:交通事故车辆照明信号装置检验鉴定

7.1车辆照明、信号装置简介

掌握车辆照明、信号装置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基础知识

2

7.2车辆照明、信号装置技术要求

熟悉车照明、信号装置的安全技术条件

2

7.3 交通事故车辆照明、信号装置检验鉴定

能够对照明、信号装置的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相关检验

4

7.4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对照明、信号装置安全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分析

2

模块八:交通事故车辆安全防护

8.1车辆安全防护装置简介

掌握车辆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作用、法规及标准要求等基础知识

2

8.2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熟悉车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条件

2

8.3交通事故车辆安全防护装置检验鉴定

能够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相关检验

4

8.4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对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分析

2

模块九:综合案例

9.1 交通事故案情资料

了解交通事故的案情资料要素和记录要求

2

9.2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

能够综合运用安全技术鉴定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检验

2

合计学时

7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师生比在1:151:20左右。 

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3.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建议

教材选用遵循如下原则:

1.实用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部分以易于联系实践,技能操作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2.基础性。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即包涵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项目形式编写,根据就业趋势,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3.综合性。教材内容要广泛,适用面广。内容要包括职业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还应包括非技术的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案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对本职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4.形式多样性。教材内容组织形式要多样性,内容要灵活。要反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论。课后训练设计到位,并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强,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50%,期末考评占比50%。

七、说明

1.本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制定,适用于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及其它三年制高专汽车相关专业。

2.本课程标准由王洪波主编,汽车服务教研室教师参与讨论编写。

3.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理论课多举例说明,实践课要与理论紧密结合。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01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现代汽车安全技术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二手车评估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熟悉二手车主要性能参数及指标,掌握二手车评估的行业现状和评估计算方法,能对二手车进行一般鉴定和评估估价,为今后走上相关岗位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熟悉二手车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掌握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的主要内容,掌握掌握二手车评估的基本方法。

2.能对能对车辆进行检查,识别各种车辆,选择合适的二手车评估方法,并根据该方法估算汽车价格。

3.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学习内容

能力

参考学时

情景一 汽车参数测量

任务一 汽车的分类与组成

了解汽车各种分类的方法,熟悉汽车的组成。

能够了解汽车的分类方法。

2

任务二 车辆识别代码

掌握车辆识别代码的编制规则,熟悉汽车主要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能够识别VIN码各位数字(字母)的含义。

任务三 汽车参数的测量

测量汽车的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

能够对车辆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评定。

2

情景二 车辆技术状况鉴定

任务一 汽车评估的将基本知识

了解汽车评估的定义、要素和特点,熟悉汽车评估的基本条件。

熟悉汽车评估的基本条件。

2

任务二 政策对评估的影响

了解汽车鉴定评估的价值类型,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对汽车评估的影响。

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对汽车评估的影响。

任务三 静态检查

熟悉静态检查所需工具及主要内容。

能够对车辆进行静态检查。

2

任务四 动态检查

熟悉动态检查及主要内容。

能够对车辆进行动态检查。

2

任务五 仪器检测

能利用常用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查。

能够使用常用的检测工具对车辆进行检查。

2

情景三 汽车估算

任务一 现行市价法

了解现行市价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提,掌握现行市价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利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计算。

2

任务二 收益现值法

了解收益现值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提,掌握收益现值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利用收益现值法对车辆做出价格估算。

任务三 重置成本法

了解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重置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利用重置成本法对车辆的价格做出估算。

2

任务四 价格清算发

了解价格清算发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熟悉决定价格清算发的主要因素。

能够掌握决定价格清算发的主要因素。

2

情景四 汽车碰撞损伤检验

任务一 汽车碰撞事故损坏

了解汽车碰撞事故的分类及特征,熟悉汽车碰撞事故的损伤类型。

能够掌握汽车碰撞事故的损伤类型。

2

任务二 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

熟悉车身与机械零部件的损伤评估。

能够掌握损伤评估方法。

2

任务三 汽车风险评估

了解汽车风险评估的定义、特点、要素及成本。

能够了解汽车风险评估的定义、特点、要素及成本。

2

任务四 汽车损失风险评估

了解汽车损失风险评估的因素,掌握汽车损失风险的度量。

能够掌握汽车损失风险的度量。

2

任务五 汽车责任风险评估

了解汽车责任风险因素,掌握汽车责任风险度量。

能够掌握汽车责任风险度量。

2

情景五 二手车交易

任务一 二手车交易市场和运作

了解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熟悉二手车交易过户、转籍的办理程序。

能够独立办理二手车交易过户的所有程序。

2

任务二 二手车收购评估

了解二手车营销与市场分析,掌握二手车销售定价的方法。

1.能够对二手车收购估价;

2.能够对二手车销售定价。

2

任务三 二手车价值计算及评估报告

了解二手车鉴定评估的价值计算,掌握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书的撰写。

能够撰写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书。

4

总计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由张广辰、张龙老师编写。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22101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三年高职汽车相关专业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的一般内容,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工作流程和一般方法,具备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能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能参与汽车服务企业生产、技术管理;

4.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懂得汽车维修技术的同时,也懂得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以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技巧,为以后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改善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做出贡献。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1

企业管理概论

1.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1.2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

1.3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厂长/经理负责制

1.4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正确认识将来工作后自己的工作性质。

2

2

生产技术管理

2.1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2.2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2.3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充分准备。

4

3

生产经营管理

3.1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

3.2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

3.3汽车预防维修制度

3.4汽车的维护和修理

3.5汽车维修企业的科技管理

了解汽车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重点掌握汽车的维修和修理及检测与诊断等。

6

4

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4.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概述

4.2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4.3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4.4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检验

4.5汽车修竣出厂规定与验收标准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企业的质保体系有一定的理解。

6

5

企业财务管理

5.1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管理

5.2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3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

5.4汽车维修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费用管理

5.5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和分配

5.6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

5.7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分析

8

6

企业文化建设

6.1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6.2企业形象

6.3重塑企业形象

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掌握重塑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4

7

企业开业及行业管理

7.1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

7.1汽车维修企业开业及审验

7.3汽车维修企业的前期可行性分析

7.4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与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

6

合计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理论性很强,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法,并时刻让学生掌握当前汽车维修企业前沿的一些管理知识。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多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发,学到知识,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二)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注意产学结合、信息技术、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

实操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课堂提问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10%

10%

30%

50%

考评实施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三年高职汽车相关专业,由张龙、鲍小沾、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15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智能交通系统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汽车使用技术管理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交通系统认知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与趋势;熟悉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在智能交通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在智能交通相关技术领域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专业面。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交通理论,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

2.能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概念及控制原理;能对各种类型的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描述。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 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模块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1绪论

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发展历史与趋势等,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内容;

2

2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

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动态交通分配理论,智能协同理论,交通网络实时动态交通信息预测理论,智能控制理论,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及其诱导算法等;

4

模块二智能运输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

3智能运输系统的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与应用

掌握交通基础信息采集技术,宏观交通流参数的采集方法,行程时间采集技术,交通通信技术,交通地理信息及其定位技术,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

4

4交通管理系统

了解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典型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4

模块三公共交通系统


5公共交通系统

了解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体系结构,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应用的典型技术, 智能化调度系统;

4

6出行者信息系统

出行者信息系统的作用、特点与效果,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服务内容与技术进步,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服务内容,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技术进步;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的概念,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结构框架;

4

7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

了解高速公路的定义、特征和类型,交通事件管理,事件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

4

8电子收费系统

电子收费系统总体框图,电子收费系统概述,电子收费系统的基本构成,电子收费系统的应用技术,电子收费系统在交通需求中的应用;

2

9汽车与自动驾驶系统

智能车辆的产生与发展,智能车辆的研究方向,智能车辆的研究范围,智能车辆体系结构, 智能车辆技术的应用,智能车辆系统结构与微机测控系统,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车辆模糊逻辑控制,智能车辆的自主驾驶与辅助导航;

4

模块四智能交通系统的效果评价

10智能交通系统的效果评价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4

合计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增加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向学生提供实训、实验、讨论和辩论的机会

3.学习动力电池行业企业一线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4.配备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实训台及相关检测设备,能满足4个工位的同时在线学习。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发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2  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阶段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

成绩比例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

课堂点名情况

10%

课堂表现

10%

作业完成

10%

作品考核

项目作品完成质量

20%

终结性考核

综合技能

期终考试

50%

合计

100

3 项目(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考核点

考核标准

成绩比例

1

课堂点名情况

每缺勤一次扣1分(含请假),缺课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

10%

2

课堂表现

根据课堂听课进行情况进行评分

10%

3

作业提交情况

作业按要求提交,缺一次扣1分,缺交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

10%

4

作品质量

汇报报表或PPT

20%

5

期末测试

闭卷考试

50%

合  计

10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主要由鲍小沾、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张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钣金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16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钣金维修技术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前导课程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紧紧围绕高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使之与后续专门化课程更好地衔接;继续推进课程改革,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加强和完善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好地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2.目标确立

课程以汽车钣金技术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获得汽车钣金基本理论、手工成形、焊接、典板型件的拆装与调整、测量与校正等相关理论知识,具备汽车钣金技术基本技能、事故车修复、典板型件的拆装与调整、测量与校正等常规修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车身修复、典板型件的拆装与调整和测量校正等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能”或“会”等用于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掌握” 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 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金属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掌握车身板件修理的基本理论,熟悉车辆碰撞损伤的变形规律和损伤类型及常用修复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手工成形的基本操作工艺和焊接的基本操作和碰撞受力分析的方法和车身尺寸的测量、检测方法,为从事钣金维修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车身常见金属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掌握车身板件修理的基本理论及常用修复方法;

2.能对手工成形的几种常用机械(如介子机、气体保护焊接)等进行操作;

3.能规范操作使用工具和设备对车身损伤进行修复;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车间安全操作意识、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钣金维修基础知识

任务一 钣金维修安全知识


任务二 钣金维修常用工具与设备

教学内容:

 1.车身维修车间的布置及基本安全知识;

 2.个人安全防护知识;

 3.汽车钣金常用工具与设备。

教学要求:

 1.了解车间布置、功能及基本安全知识

 2.懂得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措施;

3.掌握手工工具、动力工具和常见液压机具与设备操作使用;

6

项目二、汽车车身结构及材料

任务一 车身结构认知


任务二 车身材料


教学内容:

 1.承载式车身结构认知;

 2.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认知;

 3.汽车钣金常用的金属材料;

 4.汽车钣金常用的非金属材料。

教学要求:

 1.掌握承载式车身结构和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2.了解汽车钣金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8

项目三、车身焊接与气割技术

任务一 二保焊焊接



任务二 氧乙炔焊焊接

任务三电阻点焊焊接

教学内容:

 1.手工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

 2.氧乙炔焊接和气割。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氧乙炔焊、手工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的基本操作技能;

 2.会应用氧乙炔焊、手工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进行平焊、竖焊、对接焊、搭接焊和塞焊。

3.能灵活运用氧乙炔焊割炬进行气割。

12

项目四、车身测量

任务一汽车车身机械测量

任务二 汽车车身电子测量

教学内容:

 1.汽车车身机械测量;

 2.汽车车身电子测量。

教学要求:

 1.掌握车身测量工具及设备使用;

 2.熟悉大梁矫正仪及附件的使用方法;

3.会对车身进行机械测量和电子测量。

12

项目五、车身变形损伤的矫正与修复

任务一 车身局部变形损伤的修复工艺

任务二车身整体变形损伤的修复。

教学内容:

 1.掌握车身局部变形损伤的修复工艺;

 2.车身整体变形损伤的修复。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车身局部变形损伤工艺方法敲平法和惯性锤法在车身上的应用;

2.会对车身整体变形损伤进行校正。

14

项目六、车身钣件的更换、安装调整与修复

任务一 钣金件拆卸


任务二 典型钣金件修复

教学内容:

 1.钣金件的拆卸与切割;

 2.典型车身钣件的修复。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新旧板件的准备、装配和拆卸调整;

 2.了解结构性板件的拆卸、分割与连接;

3.能对翼子板、车门和前、侧、后围护面进行修复。

14

项目七、汽车塑料板件和铝件的修复

任务一 汽车塑料板件和铝件的修复

教学内容:

 1.塑料板件修复;

 2.车身铝件的修复。

教学要求:

 1.掌握塑料板件性能特点和焊接技术;

2.会对车厢内部塑料件和非强化塑料件的修理。

6

总课时

72

五、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二)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车型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行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50%,期末考评占比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及相关三年高职汽车专业。主要由王远老师编写,王子傲、张广辰、耿子康、赵彬老师参与编写。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17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涂装技术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前导课程

汽车维护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按照“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以汽车车身涂装等岗位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车身维修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喷涂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具备一定的汽车涂装职业的从业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今后从事涂装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涂装作业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汽车喷涂前表面预处理、底漆施涂工艺、面漆喷涂及抛光技术,初步掌握汽车喷涂施工缺陷的补救方法。

2.具备汽车涂装表面处理、底漆、面漆喷涂处理的从业能力。

3.能正确使用汽车喷涂作业中常用的工具与设备对汽车喷涂前表面预处理、底漆施涂工艺、面漆喷涂及抛光;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概述

1.1 汽车涂装的发展简介

一、汽车制造涂装发展简况

二、汽车修补涂装发展简况

三、汽车修补涂装发展动向

8

1.2 汽车涂装的作用

一、涂装的定义及功能

二、汽车涂装的特点

三、涂装的三要素

13 汽车涂装作业的安全生产

一、一般安全措施

二、防火防爆措施

三、防毒措施

四、涂料的存放与保管

项目二涂装的材料

21 涂料的基本组成

一、一般涂料的组成

二、现代汽车涂料的基本构成及作用

三、涂料的管理

12

 22 汽车修补涂装常用涂料的性能


一、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品种、分类、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二、环氧树脂涂料品种、分类、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三、醇酸树脂涂料等常用涂料的品种、分类、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23 溶剂及常用辅助材料


溶剂的分类、性质、及各种辅助材料的种类、作用和选择使用方法

24 国内外常见汽车修补涂料品牌、规格与型号

BASFPPGDUPONT等国外品牌及国内产品的简介

2.5新型环保涂料的使用与发展

汽车修补涂料与VOC水性涂料紫外光固化涂料

项目三汽车涂装设备


3.1喷枪

喷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喷枪的操作方法、喷枪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8

3.2打磨及抛光设备

打磨材料及手工打磨设备、干打磨设备、抛光设备

33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空气压缩机构造及工作原理、相关设备、空气分配系统

34烘干设备和常用涂装设备

对流烘干设备、红外线辐射干燥设备


项目四汽车涂装的基本工艺

41涂装作业前处理

原涂层及底材的辨别、底材的处理

8

42原子灰涂装处理

原子灰的种类、调配、刮涂、打磨

8

43底漆层、中涂层的涂装

贴护、底漆的类型、底漆喷涂要点、中涂漆的种类、喷涂、打磨

4

44面漆涂层的涂装

喷涂表面的准备、面漆的准备、面漆的喷涂、双工序面漆喷涂

4

45涂膜的修整

清除贴护、流挂和颗粒的处理、凹陷的处理、面漆抛光

4

项目五 涂膜缺陷的原因与对策


51涂膜缺陷的分类与形式

涂膜缺陷的分类、检视涂膜缺陷的方法、修补的方法

8

52外界因素导致的涂膜缺陷

水斑、花粉斑、酸雨斑、黑点、鸟屎、铁粉、油斑等

53涂料或涂装作业导致的涂膜缺陷

脏点、垂流、鱼眼、银粉不均、银粉回流不均、橘子皮、溶剂气泡、针孔、砂纸痕等

项目六涂装综合练习


6.1简单平面板材的涂装

通过简单平面板材的涂装练习,进一步熟悉全套涂装操作流程。

8

总计

7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探讨。

2)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教材建议选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2.自编教材

1)本课程教材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以岗位需要即“必需、够用”为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需要来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要反映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具体、可操作。

4)教材文字表述要精练、准确,内容展现应做到图文并茂,力求易学、易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按技术规范编制交互模拟训练和实物操作的操作指导手册,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2.将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媒体教学资源,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充分运用职业教育互联网+校园网、局域网和信息化教学终端,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

3.充分运用本校实训基地和校外校企合作基地,通过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由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中要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安排更多工位,要求实验实训室有完整配套设备。本课程实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为主,相关实训设备、工量具等按每组2-4人配备。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1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阶段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

成绩比例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

课堂点名情况

10%

课堂表现

10%

作业完成

10%

作品考核

作品完成质量

20%

终结性考核

综合技能

期终考试

50%

合计

100

2项目(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考核点

考核标准

成绩比例

1

课堂点名情况

全期点名10次,每缺一次扣1分(含请假),缺课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

10%

2

课堂表现

根据课堂听课进行情况进行评分

10%

3

作业提交情况

作业按要求提交,缺一次扣1分,缺交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

10%

4

作品质量

工件或实习报告

20%

5

期末测试


50%

合  计

10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涂装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类专业。主要由王洪波、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张龙、佟廷友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312212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营销实务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前导课程

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依据“汽车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汽车营销实务”工作任务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公司式班级模拟式的组织教学途径,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学生。

2.目标确立

依据新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通过模拟式的组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汽车营销模拟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规范的汽车销售流程。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类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规范的汽车销售流程。在了解汽车构造、汽车原理及现代汽车市场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一定的汽车销售知识,包括营销心理学、相关法律法规、汽车保险和信贷等,为从事汽车销售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市场营销、特别是关于汽车商务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熟悉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等相关知识;

2.能够顺利填写各种汽车销售表单,能够灵活解决和协商客户产生的异议;

3.能够利用相关策略进行市场调研和汽车营销;

4.具备营销相关工作者所必需的交际攀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任务1: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1.了解汽车发展史

2.了解国际汽车发展动态

4

任务2: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1.了解我国汽车发展历程

2.熟知我国目前汽车产业发展动态

4

项目二:汽车贸易


任务1:汽车贸易概述

1.掌握汽车贸易主要内容

2.熟知汽车贸易的流程

4

任务2:汽车贸易货物运输、包装

1.了解汽车贸易货物的运输方式

2.掌握汽车贸易货物的包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4

任务3:汽车贸易的支付

1.熟知汽车贸易的支付方式

2.掌握汽车贸易支付的注意事项与过程

4

任务4: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1.掌握汽车贸易的检验项次与内容

2.了解索赔与仲裁的环节

4

项目三:二手车交易

任务1:国内外二手车市场的对比与分析

1.了解二手车发展史与重要意义

2.掌握国内二手车市场行业特点

4

任务2:汽车的识别与技术状态的检查

1.掌握二手车技术状态的检查内容

2.熟知二手车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4

任务3:评估二手车价格

1.掌握二手车价格评估时的重要指标

2.熟知二手车评估时的步骤与方法

4

项目四:汽车售后服务

任务1:国内外汽车售后服务对比分析

1.了解国外汽车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2.熟悉国内汽车售后服务的特点

4

任务2:汽车生产商的售后服务

1.熟知汽车生产商售后服务范围

2.掌握生产商售后服务的责任判定

4

任务3:汽车经销商和维修公司的售后服务

1.熟知经销商和维修公司售后服务范围

2.掌握经销商和维修公司售后服务的责任判定

4

任务4: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与召回

1.了解汽车产品质量管理的理念与主要内容

2.熟知产品召回的流程与步骤

4

项目五: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

任务1: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1.理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

2.掌握物流供应链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

任务2: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设计和规划

1.了解物流供应链管理规划的作用

2.学会设计物流供应链

4

项目六:汽车销售队伍的管理

任务1:汽车销售人员的招聘

1.熟知销售人员的素养要求

2.了解销售人员招聘环节与技巧

4

任务2:汽车销售人员的素质与培训

1.了解销售人员培训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2.掌握人员培训的技巧,具备培训的能力

4

项目七:汽车品牌的营销管理

任务1:汽车品牌的管理

1.了解汽车品牌的概念

2.了解关于汽车品牌的定位

3.熟知汽车品牌管理的意义与内容

4

合计

7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模拟等教学手段。

2.应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辅助,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突出学生销售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边教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充分发挥产学结合、信息技术、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作用。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

1.以任务引导切入教学,注重课堂提问,以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为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时间一体化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程结束后,以课后作业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4.建议在教学中分学习情境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汽车类专业,由王中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与汽车营销相关的汽车保险类知识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中进行学习,在汽车营销实务课程中不再进行学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212103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拓展课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会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检验、安装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制定。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目标确立

通过深入联合办学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确定汽车新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够用、适用”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为学生拓展就业方向。

3.教学内容确定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电动汽车类型、电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电机、蓄电池、电动汽车维修与包养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国家现行的有关管理法规和政策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优势。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掌握电动汽车相关部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了解相关部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工作特性;具备电动汽车保养和维护的相关知识,为将来走上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2.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能对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进行安装、检测、调试;

3.能规范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上下电操作;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单元1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2.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3.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4.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一览

2

单元2电动汽车基础

1.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2.电动汽车蓄电池分类和特点

3.逆变器与变频器工作特点

4. 空调与转向系统

6

模块二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应用

单元1纯电动汽车

1.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机构

2.纯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现状

3.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4. 纯电动汽车典型车型

6

单元2混合动力汽车

1.混合动力汽车定义与分类

2.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结构

3.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组成

4.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

6

单元3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特点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典型车型

6

单元4其它新能源汽车

  1. 燃气汽车的分类与典型车型

  2. 醇类汽车的分类和特点,典型车型

3.太阳能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典型车型

4

模块三新能源汽车维护

单元1电动汽车的维修与保养

  1. 电动汽车常见故障

  2. 电动汽车维护方法

  3. 电动汽车保养

4.电动汽车维修案例

6

合计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能力导向、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具备沟通技能、调查和分析问题技能、对电动汽车简单问题实际处理能力,以便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工作,把课程学习内容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教学实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电动汽车知识竞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使学生对电动汽车有更深入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   推荐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1

《新能源汽车》

付铁军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2 参考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1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陈清泉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

《电动汽车概论》

麻友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   网络资源

序号

网站名称

网址

1

汽车之家

http://www.autohome.com.cn/

2

车天下汽车网

http://www.chetx.com/

3

中国汽车网

http://www.chinacar.com.cn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4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项目

考核方法

比例

态度纪律

根据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和学生干部评定纪律得分

30%

章节作业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评定得分

20%

终结性考核

期末考核

由教师评定得分

50%

合计

10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检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维修技术专业。由鲍小沾、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张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2112102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保险理赔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拓展课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前导课程

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汽车电气课程、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等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1.依据汽车运用管理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岗位要求以及岗位的职业发展为标准,并结合学生特点设置本课程。

3.课程基于工作任务的设计思想,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相结合。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基层管理,学习资料管理工作等。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设置与企业一致的工作情境、工作步骤和要求。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动车辆保险的特点、作用、分类与基本原则、机动车辆保险投保、营销、承保流程等内容,学会计算保险费、投保审核及报案的受理与派工等工作,为从事保险理赔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机动车辆保险的特点、作用、分类与基本原则,掌握车辆保险投保、营销、承保、理赔等工作流程及保险勘察鉴定方法;

2.会设计汽车交强险与商业保险投保方案并计算保险费,能对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承保,能够完成报案的受理、派工、计算、查勘、定损、理赔等相关工作;

3.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4.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项目一 投保方案的设计

任务一识别与控制车辆风险

1.掌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了解风险的类别

2.掌握风险管理的含义和程序

3.理解保险与风行的关系

4.能够识别车辆风险

2

任务二介绍汽车保险

1.知道汽车保险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汽车保险的种类

3.能够解释保险的原则

2

任务三介绍汽车保险产品

1.了解我国交强险的背景、目的

2.掌握交强险的条款及相关定义

2

1.掌握三责险的保险责任

2.了解三责险的责任免除

2

1.掌握车损险的保险责任

2.了解车损险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

2

1.掌握车上人员责任险和盗抢险的含义及相关规定

2.掌握各附加险条款的内容

2

项目二汽车保险承保

任务一销售汽车保险

1.知道汽车保险销售的流程

2.能够进行汽车保险销售

3.知道汽车保险销售的禁忌事项

2

任务二制订投保方案

1.掌握汽车承保工作流程

2.能够进行投保方案的选择

3.了解汽车保险投保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2

1.能够计算交强险和三责险保费

2.能够进行车损险和主要的附加险的保费

2

任务三签订汽车保险合同

1.了解汽车保险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2.掌握汽车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形式

3.掌握保单的签发流程

4.了解保单有关批改、续保和退保的注意事项

2

任务四报案受理与调度派工

1.知道报案受理的工作内容

2.能够进行报案受理工作

2

项目三 保险事故现场勘察

任务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1.理解交通事故的成因

2.了解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

2

1.掌握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

2.了解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

2

任务二 交通事故的现场查勘

1.理解保险事故现场查勘的意义

2.掌握现场查勘的流程、内容

2

项目四 事故车辆定损核损

任务一确定事故车辆损失

1.知道事故车辆定损的流程

2.掌握车辆定损的原则

3.能够确定事故车辆的换修方案

4.能够确定事故车辆的损失费用

2

项目五 赔款理算

任务一汽车保险赔案缮制

1.能够审核索赔资料

2.知道保险赔案缮制流程

3.掌握交强险、三责险赔款的计算

2

1.掌握车损险赔款的计算

2.掌握各附加险赔款的计算

2

任务二汽车保险核赔与结案

1.知道保险核赔流程

2.知道汽车保险核赔内容

3.能进行保险赔付结案

2

总课时

36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理论为主,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财产险和人寿险中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对保险业务这块教学时,通过模拟保险代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来进行模拟教学法;

3.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频教学辅助设备;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教辅材料、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课,实行平时成绩的过程考核加期末大作业的形式考核,旨在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巩固熟练相应技能的目标。具体见下表:

项目及比重

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50%

项目一(10%

项目二(10%

项目三(10%

作业(10%

课堂表现(10%

大作业

内容

为车主制定汽车保险方案

填写投保单、验车、验证并计算保险费

完成一个案例的查勘、定损、核损、结案

包含布置作业及笔记

包含课堂中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参与角色扮演等表现,以及出勤和课堂纪律

  1. 案例分析

  2. 写出一个车主从投保到承保再到出险理赔的整个流程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由宋海洋、黄美英、张龙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四级)》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61112307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四级)

授课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专业技能考证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44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44

前导课程

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汽车电工与电子、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后续课程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汽车维修中级工》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按照“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任务驱动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围绕着该课的能力目标,从汽车4S店的机电维修工的实际工作内容出发,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在不同的范围与角度采用以情境化教学进行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符合项目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

2)课程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通过对中级工考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汽车维修中级工》学习领域设计了6个项目。课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面到点,再由点到面的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再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提升能力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维修工基本技能,获得规范操作、质量安全、环保意识,为从事汽车机修工作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维修的相关方法和工作流程,熟悉装配图;

2.能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独立编制维修、竣工工艺流程卡,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3.具有汽车维修工四级基本维修能力;

4.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任务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安全教育实训动员

安全教育

实训动员

6S管理教育

安全教育

实训动员

6S管理教育

工具使用规范要求

4

气缸磨损的检查

任务1内径百分表使用

百分表组装过程

百分表二次调零过程

6

任务2气缸磨损检查

气缸磨损检查工艺流程

确定气缸修理尺寸

曲轴的检修

曲任务1轴磨损检查

曲轴结构相关内容

曲轴轴颈磨损检查方法

6

任务2曲轴变形检查

曲轴变形主要原因

曲轴变形检查过程

连杆变形的检查

任务1连杆扭曲变形检查

连杆扭曲变形原因及影响

连杆扭曲变形检查操作流程

6

任务2连杆弯曲变形检查

连杆弯曲变形原因及影响

连杆弯曲变形检查操作流程

主减速器装配及检修

任务1主减速器的拆装

主减速器的结构与原理

主减速器拆装工艺流程

8

任务2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减速器啮合印痕调整

主减速器啮合间隙调整

任务3主减速器装配及检修

主减速器装配流程

变速器检修

任务1变速器拆装

变减速器的结构与原理

变减速器拆装工艺流程

6

任务2变速器检修

变速器检修工艺

变速器装配流程

活塞连杆组选配

任务1活塞、活塞环选配

活塞选配原则、及基本方法

活塞环选配技术要求

8

任务2活塞环三隙检查

活塞环端隙检查基本方法

活塞环侧隙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活塞环背隙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任务3活塞连杆组组装

活塞连杆组装配标准和工艺流程

总计

4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内容和过程为载体,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调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资料、实物等教学手段,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内容:

1.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实施教学;

2.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

3.学生通过真实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真实的设备和维修工具,实施中级工考证实训;

4.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讲解、监督和评估;

5.老师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各种学习资料,任务工单,学习引导文案、实习指导书,维修手册和教学资料等;

6.建议每组学生最多8人;教学组织由组长负责,强调团队合作重要性。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完整性、可操作性、适应典型工作生产过程。建议选用近三年规划教材,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法如下列各表。

课程综合成绩评价



直接箭头连接符 91

实施过程评价(80%

情境单元考核

30%


理论知识考核(20%

直接连接符 92

任务单元评价(30%

评价内容如表2

直接箭头连接符 93直接连接符 98自选图形 8自选图形 20自选图形 15自选图形 7

实践综合考核评价

30%


出勤及职业行为

10%



直接箭头连接符 97

自选图形 22



框图1   课程综合评价内容

1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标准

班级


课程

名称

中级工考证实训

序号

姓名

过程评价考核(80%

理论知识考核(20%

总分

出勤及职业行为(10%

任务单元评价(30%

情境单元考核(30%

实践综合考核评价(30%

成绩

成绩

成绩



















说明

1、出勤及职业行为(每缺1次课扣2分,缺课4课时不得分);2、任务单元评价(每一任务,1次学习工单展示,按实际上交和展示次数计分,4次不交,此项不得分);3、情境单元考核,一次不参加者在总分中扣10分,三次不参加考核此项总评不及格;4、实践综合考核评价,按考试成绩要求计入总分;5、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理论知识考核。

2     项目教学实施任务单元评分表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配分(100

学生自评

20%

小组互评

20%

教师评价

小组评价(30%

个人评价(30%

团队合作

是否协调

5





活动参与

是否积极主动

5





安全生产

有无安全隐患

10





现场6S

是否做到

10





任务方案

是否正确、合理

15





操作过程

检查是否正确

10





调整是否合格

10





方法是否正确

5





咨询资料查阅

5





任务完成情况

是否圆满完成

5





工具和设备使用

是否规范、标准

10





劳动纪律

是否能严格遵守

5





工单填写

是否完整、规范

5





小计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得 分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及职业资格证考核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类专业,由胡升主编,汽车维修教研室参编。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考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2112301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授课学期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考证

授课层次

三年高职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44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44

前导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突出以形成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工特种作业操作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高度融合考证过程中所需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电工特种作业操作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3.课程基于工作任务的设计思想,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素养,将本课程设计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新能源汽车电工特种作业操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知识;

2.具备汽车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正确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的技能;

3.能正确使用、操作各种维修与检测工具和设备达到考证相关要求;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内容

要求

学时

分配

第一章:安全生产培训相关法规与政策

安全生产方针及我国、我省和本企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特种作业的概念及所包含的工种;

安全基础知识及名词术语;

电工作业培训的原因、对象和意义。

1.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2.理解特种作业的概念和30号令规定的特种作业的范畴。

3.熟悉掌握安全基础知识及常用的名词术语。

2

第二章:电气安全要求与措施

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

电气事故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1.熟悉电气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2.熟悉掌握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理解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

第三章:电工基础知识

直流电路;

单相交流电路;

三相交流电路;

电磁感应;

电子技术常识。



1.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的特点及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熟悉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2.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交流电的三种基本表示法;了解单一参数电路及参数串联、并联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3.熟悉三相交流电中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5.掌握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晶闸管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4

第四章:触电危害及现场救护

安全用电常用术语;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方式;

触电事故规律;

触电急救。

1.熟悉触电类型和触电方式。

2.熟悉电流通过人体大小及持续时间不同对人体的危害。

3.熟悉触电事故规律和掌握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4.熟悉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步骤和现场救护的知识。

2

第五章:防触电技术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1.了解绝缘的作用,熟悉绝缘破坏的严重性和绝缘电阻值的规定。

2.熟悉掌握遮栏和阻挡物的作用和有关规定;熟悉掌握安全距离的意义和有关技术规定;熟悉安全电压限值和额定值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规定。 

3.掌握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并能正确选择和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掌握ITTTIN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保护接零、保护接地,防止间接电击事故。

2

第六章: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电气火灾的扑救;

危险物品和危险环境;

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电气防爆技术。


1.了解电气防火的原因,掌握电气设备过热的几种情况及带来的危害。

2.了解危险物质的含义、性能参数和危险环境。

3.掌握电气防爆知识和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相关措施。

2

第七章:防雷与防静电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防雷装置:接闪器、避雷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防雷措施;

防静电。

1.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种类;掌握雷电的危害和防雷措施。

2.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种类;熟悉静电的危害和防静电措施。

2

第八章: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


绝缘安全用具;

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安全用具的使用与试验;

安全用具的检查与存放;

安全标志。


1.掌握基本绝缘安全用具和辅助绝缘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检查要求。

2.掌握安全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3.掌握安全用具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规定及安全用具的存放的要求。

4.熟悉掌握安全色的含义和各种安全标志牌使用方法

2

第九章:电工仪表和测量




电工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功率的测量;

电能的测量;

万用表;

绝缘电阻表;

钳形电流表;

直流电桥。

1.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要求;熟练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电流、电压、电阻、功率和电能的测量方法和实际接线。

3.熟练掌握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直流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4

第十章:电力系统与电气线路


电力系统;

电气线路种类与特点;

电气线路的安全条件;

电气线路常见故障;

线路巡视检查。

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架电力线路的组成、类型、特点和作用。

2.熟悉电气线路各种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3.熟悉电气线路各种安全条件。

4.掌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各种巡视检查。

4

第十一章:异步电动机


一、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简单工作原理

二、异步电动机的特性和技术参数

三、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不对称运行

四、异步电动机的主要故障与处理

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不对称运行。

3.熟练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检查与维修。

4

第十二章:低压电气设备

 



一、控制电器的一般安全要求

开关电器

保护电器

1.掌握控制电器的一般要求;掌握开关电器、保护电器的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

3.熟练掌握低压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4

第十三章:电力电容器


电力电容器的结构与补偿原理

电力电容器安装与接线

无功补偿用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电容器安全运行


1.了解电力电容器的结构、型号及电力电容器补偿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了解电力电容器的安装,熟悉电力电容器的接线方式。

3.熟悉电容器的保护配置,掌握电容器投入或退出运行的有关规定;掌握电容器操作的要点和故障判断及事故处理的一般方法。

2

第十四章:高压配电装置


高压隔离开关

高压断路器

高压电气设备操作要求


1.熟悉隔离开关的用途和类型,熟悉高压隔离开关的结构及维护。

2.了解各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原理,掌握各种高压断路器的结构特点、灭弧装置和操作机构。熟练掌握真空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巡视检查项目并能处理一般故障。

3.熟练掌握高压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2

第十五章: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工作原理

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的安装与运行

1.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用途、分类、变压器原理和基本结构及技术参数。

2.了解变压器安装的要求,掌握变压器运行的有关规定。

3.熟悉变压器保护的基本概念、保护范围和作用。

4.掌握变压器运行中,正常巡视检查和特殊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

5.了解变压器事故处理的原则,掌握变压器异常和一般事故处理的正确方法。

2

第十六章:互感器

互感器的作用

互感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1.了解互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了解电流互感器的技术特性和接线方式并掌握电流互感器安全运行要点。 

3.了解电压互感器的技术特性和接线方式并掌握电压互感器安全运行要点。

2

第十七章: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

用户供配电的分类与组成

高压电力线路的结线方案

 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的要求

变配电所的巡视检查

1.了解用户供配电的分类与组成。

2.理解变配电所的运行管理。

3.理解变配电所巡视检查的一般规定和内容。

2

总学时

44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师生比在1:151:20左右。 

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3. 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完整性、可操作性、适应典型工作生产过程,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50%,期末考评占比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编写人员有沈小引、王远、苑光耀、马强、王洪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