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模块一汽车结构认知 | 单元1汽车结构认知 | 1、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组成; 2、掌握汽车各个机构的具体组成; | 6 |
模块二汽车驾驶技术 | 单元1上车前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规 | 1. 汽车行驶的基本要求; 2. 正确操作安全规程; 3.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设计性能应如何适应交通法规的实施。 | 6 |
单元2正确的驾车姿势及起步、停车方法 |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起步、停车的基本要领,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传统与现代汽车操纵机构的差异给汽车驾驶人员带来的影响。 | 6 |
单元3直线前进和后退 |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直线前进和后退的基本要领。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汽车直线行驶特性与转向机构的工作特性的关系。同时体会到汽车后视装置的功能特点。 | 6 |
单元4转弯与调头 |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转弯与调头的基本要领。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汽车自动回正机构的工作特性与汽车转向机构的关系。同时体会到汽车前视野装置的功能特点。 | 6 |
单元5换挡原理及汽车行进间正确加减挡 |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换挡原理及汽车行进间正确加减挡的方法。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汽车手动变速及自动变速的优缺点。 | 4 |
单元6移库与倒库 | 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移库与倒库基本操作方法。并通过该内容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精确驾车与驾驶执照考取的基本方法。 | 10 |
总课时 | 4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学生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讨论合作,以完成工作页或者达到评价标准为目标,自主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编写教材。
2.教材最好采取工作页形式,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为主,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按图索骥,自主独立学习,同时有各种配套的问题,方便学生随时记录与反馈,加强实训质量
3.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加强操作训练,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每项任务完成后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4.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有标准的汽车驾驶培训教练车若干辆。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采用过程考核和能力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应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提出新颖问题的学生要给与奖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结合过程态度、合作能力、课堂提出问题的次数、完成工作页的质量、实训考核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4.驾驶实习结束时,对以下几方面重点考核,考核成绩的评定分四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主要由张龙、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112101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一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机械基础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2 | 理论学时 | 52 | 实践学时 | 0 |
前导课程 | 无 |
后续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据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汽车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本课程标准设计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核心思想。首先,作为课程的基础,它要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行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论为依据进行编写,它的内容涉及面要广但不应太深,应能包含该课程涉及到的有关汽车上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
3.采用任务引领型的课程结构,以每个项目以具体工作任务引出必须的课程理论,在内容的安排上要能与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实物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4.作为一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具有专业指导性。在此条件下,本课程主要以八个阶段性的任务展开:①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②认识汽车常用机构;③认识机械传动;④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⑤认识液压传动基础;⑥汽车维修工具、量具的使用。而在每一项目中都是以汽车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时刻在对自己的专业有所认识和了解,以此来尽量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技能;会认识汽车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汽车上的常用联接、汽车工程材料等,为从事相关专业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基本结构,了解汽车常用机构的实际应用,熟悉汽车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和设计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初步设计验算汽车常用机构和传动装置,能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和使用技术资料。
3.养成借助于查阅机械加工相关手册解决工作中参数确定的职业习惯,以及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意识。
4.养成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和善于比较的意识。
5.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与质量意识职业素养,培养纪律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环境保护和文明生产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名称 | 工作任务 | 课程内容与要求 | 活动设计 | 参考课时 |
项目一 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
| 任务1 掌握力学基础知识 | 课程内容 静力学基本概念 平面力系基本概念 平面汇交力系受力分析 力偶、力矩的概念
要求 能复述静力学基本概念 能复述平面力系基本概念 会对受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分析汽车在行驶以及汽车转向过程中力的传递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任务工单
| 8 |
任务2 汽车车桥、车架、悬架受力分析 | 课程内容 曲轴连杆组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汽车车架的受力分析 汽车悬架、车桥的受力分析
要求 会对活塞连杆机构在不同位置中进行受力分析 理解平面力系的基本概念 会对受平面任意力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加深对力矩、力偶概念的理解 会对受平面平行系作用的机件进行受力分析
| 通过运用多媒体、示教板等教学手段,演示活塞连杆机构、车桥、车架、悬架的受力情况 分小组对活塞连杆机构、车桥、车架、悬架的受力进行分析、讨论 经小组成员讨论完成任务工单
| 6 |
任务3 运动件的摩擦和运动分析 | 课程内容 汽车运动件的摩擦分析 汽车飞轮、车轮转速测定 转速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要求 能说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关的概念 能概述滑动摩擦定理、摩擦角及自锁现象 能说出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 能够说出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
| 以多媒体和实物的形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摩擦的概念 运用汽车活塞连杆的运动、曲轴的转动、车轮的滚动对其进行摩擦的分析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运动学的基础知识,能复述角速度、线速度的定义 用发动机测速仪测量飞轮转速 分发任务工单 每小组通过测量半径,引用公式算出线速度、角速度
| 6 |
项目二 认识汽车常用机构 | 任务 铰链四杆机构的认知 | 课程内容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类型 曲柄存在条件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要求 理解汽车常用机构中分类、特点 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方法
|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分发任务工单 每小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铰链四杆机构,观察其运动情况和规律 由学生对汽车的了解找出相应的机构
| 4 |
项目三 认识机械传动 | 任务1 带传动和链传动的认知 | 课程内容 带传动的组成、类型、汽车上的应用、安装 链传动的组成、类型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要求 能认识汽车上各类型的带传动及其特点 能够按照正确的要求进行V带的拆卸与安装 能在汽车上进行传动链的正确拆卸与安装
|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通过多媒体演示汽车上的常见机械传动,让学生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 分发任务工单,找出汽车上的机械传动部位 安排学生进行拆卸和安装实践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4 |
任务2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认知 | 课程内容 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传动比的计算 蜗杆蜗轮传动简介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要求 会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能进行齿轮传动的拆卸与安装 能认识汽车上的蜗杆传动,能复述方向机的工作过程
|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通过多媒体演示汽车上的常见机械传动,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 分发任务工单,找出汽车上的齿轮传动部位,并指出是哪种类型的齿轮传动 安排学生进行拆卸和安装实践 分组使用发动机维修翻转架,了解蜗杆涡轮传动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4 |
项目四 认识汽车上的轴、轴承及常用联接 | 任务1 认识轴和轴承 | 课程内容 汽车上常见轴的类型和作用 轴承的类型、结构、分类 滚动轴承的代号
要求 能识别并找出汽车上不同类型的轴,说出它们的作用 能识别各种类型的轴承,说出其名称、代号的含义、作用 能正确的选用并在汽车上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种轴承的安装
|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分发任务工单 每小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训室认识各种型号的轴承达到教学目的
| 4 |
任务2 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 | 课程内容 键的类型、作用 销的类型、作用 螺纹连接的分类、结构参数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螺栓的选用
要求 能识别汽车上各类型的键与销,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了解螺纹连接的分类、结构参数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能正确的选用和更换螺纹连接件
|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分发任务工单 分组,让同学根据轴和轮毂选用合适的平键或半圆键;根据活塞销孔装配活塞销;用螺栓连接固定式联轴器,根据孔的大小和连接件的厚度选用螺栓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4 |
项目五 认识汽车液压传动 | 任务 认识液压传动系统 | 课程内容 液压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常见液压元件及符号 汽车上的液压系统
要求 能认识常见液压元件实物及符号表示 能拆卸和装复简单的液压举升装置和液压制动装置
|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利用多媒体,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分发任务工单
每小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训,拆卸和装复简单的液压举升装置
| 4 |
项目六 汽车维修工具、量具的使用 | 任务1 正确使用汽车常用量具 | 课程内容 简单测量工具的使用 游标卡尺的使用 千分尺的使用 百分表与千分表的使用
要求 能用常用测量工具规范的、准确的测量各数据 |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维修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实训室对实物进行测量,教师亲自示范量具的使用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每组分发需测量的实物或模型 分发任务工单,让学生完成测量并填写数据结果 教师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 4 |
任务2 正确使用汽车常用工具 | 课程内容 扭转旋具类工具的使用 钳子和夹紧类工具的使用 击打、切割 类工具的使用
要求 能说出汽车维修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实训室进行拆装零部件,教师亲自示范工具的使用方法 将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 分发任务工单,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拆装 教师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 4 |
合计 | 5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 “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2.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物直观教学,并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的考核要求。
3. “分小组”教学,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4. “任务工单”教学,工作过程以详细的引导文列出,制成工单形式,让学生在设定的工作环境下主动参与实际操作过程。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汽车实际。
2.要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要科学,体现地区行业特点。
3.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编写教材,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引出必须的理论知识,并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5.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弹性。教材编写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6.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将网络技术融入课程教育;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多创造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岗位去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深入、更直观了解岗位的工作过程;
3.充分利用与汽车生产企业、汽车4S店合作开发的相关课程资源,将企业相关岗位日常工作中常见汽车构造内容呈现在教学课件中,结合本课程的课程要求,使学生能在上岗之前提前接触并熟悉岗位要求,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做好扎实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铺垫。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50%,期末考评占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主要由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王洪波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41112201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一学期 |
课程名称 | 机械制图与CAD | 授课层次 | 三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无 |
后续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模式,关键提高就业能力,职业素养。本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全面掌握机械制图中机件的表达方法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掌握标准件的构造、查表、规定标记和画法。
2.能熟练识读机件的视图,能熟练利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制图形,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3.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4.具备该专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 项目名称 | 知识内容和要求 | 技能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 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基础 2.《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一般规定 3.平面图形的一般画法 4.徒手画图的一般方法 | 1.一般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 3.初步具备几何作图、尺寸分析与标注、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能力。 4.初步掌握徒手画图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 4 |
2 | AutoCAD绘图基础 | 1. 熟悉AutoCAD概述与基本操作 2. AutoCAD对象特性与图层 3. AutoCAD二维基本绘图命令 4. AutoCAD辅助绘图工具 5. AutoCAD的图形修改与编辑 | 1.熟悉AutoCAD用户界面和基本的操作。 2.掌握坐标系与坐标输入方法;掌握绘图辅助工具;能够熟练绘制并编辑平面图形。 3.掌握绘制机械图样的绘图环境参数设置以及图层、颜色、线型等对象特性设置的方法。 | 6 |
3 | 正投影法与常见形体的三视图
| 1.正投影法基本知识 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 4.常见形体的三视图 5.轴测图的一般画法 6.运用Auto CAD绘制三视图 | 1.了解投影的概念与分类,熟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了解几何体表面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能熟练绘制与识读柱体、锥体、球体等常见形体的视图。 4.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具备徒手绘制简单轴测图的能力。 | 6 |
4 | 组合体视图
| 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2.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5.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及标注尺寸
|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表面连接特点,能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方法与一般步骤,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组合体的三视图。 3.掌握组合体尺寸分析与标注的一般方法。 4.掌握组合体视图识读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组合体的三视图。 5.初步具备运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 6 |
5 |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 1.视图、剖视图与断面图简化表示法 2.用AutoCAD绘制机件图样 3.第三角画法简介
| 1.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概念,能根据表达需要熟练运用以上画法并能正确识读。 2.理解剖视图的概念,了解剖视图及剖切面的分类,能正确运用剖视表达机件并能识读各种剖视图。 3.了解断面图的概念与分类,能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和识读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 4.了解局部放大图的概念,能正确识读局部放大图及各种简化表示法。 5.能利用Auto CAD绘制机件的图样。 6.能基本看懂用第三角画法得到的机械图样。 | 6 |
6 | 常用件与标准件的表达
| 1.螺纹与螺纹紧固件 2.键连接与销连接 3.齿轮、滚动轴承、弹簧的表达
| 1.掌握螺纹要素和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并能正确识读。 2.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计算、画法、尺寸注法及其啮合画法。 3.了解键连接、销连接的种类,能正确识读各种键连接、销连接的画法与标注。 4.了解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以及标记格式,能正确识读。 5.了解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尺寸注法以及标记格式,能正确识读。 | 6 |
7 | 零件图
| 1.零件图概述 2.零件的视图表达 3.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6.识读零件图 7.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及进行相关标注 | 1.了解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2.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 3.了解零件图尺寸基准的选择原则及常用尺寸基准,能合理标注尺寸,能正确识读零件图中的尺寸。 4.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与标注方法,能正确识读和理解表面粗糙度标注及各项代号的含义;理解公差、配合、偏差的概念,能正确识读公差与配合的有关标注;能正确识读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5.能识别常见的工艺结构,能正确识读常见金属材料的牌号。 6.掌握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能正确识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7.掌握查阅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方法。 8.能运用AutoCAD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并进行相关标注。 | 6 |
8 | 装配图
| 1. 装配图概述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与明细栏 4.常见的装配结构 5.装配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6.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7.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 | 1.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2.能根据需要选择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案。 3.能正确识读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明细栏和技术要求。 4.能正确识读装配图的视图并拆画零件图。 5.能在AutoCAD中运用外部参照功能绘制装配图。 (本章节安排在计算机绘图大作业课程中完成)。
| 6 |
9 | 机械零件测绘技术训练 | 1. 机械零件测绘技术基础 2.典型机械零件的测绘技术训练 | 1.基本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步骤。 2.能正确测绘典型机械零件,并用AutoCAD出图。 (本章节安排在计算机绘图大作业课程中完成) | 8 |
合计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教授有关投影知识时,要改变以往偏重绘图能力培养的做法,强化识图能力。在第三章的内容结束之后,应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布置一些根据所给视图,用硬纸板、胶合板等易找的材料制作几何模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识图能力。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实物、教具、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制图技巧训练与CAD软件运用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
4.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5.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
6.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项目分解成若干典型活动,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将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木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符合现代社会和国际的发展趋势。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必须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6.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针对性的课件。
2.利用网络教学条件,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仿真动画、视频录象、助学课件、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认真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记入平时成绩。
考核采用上机考试,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含作业15%和平时测验35%)综合评定,分别占50%和50%。
七、说明
1.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大专汽车类相关专业。
2.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
3.本课程标准主要由黄美英、张龙、鲍小沾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电工与电子》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112102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电工电子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基础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4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前导课程 | 汽车机械基础 |
后续课程 |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
适用专业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汽车维修相关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三年制高职汽车维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完成本课程所设项目任务,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学知识,能认识和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和功能作用,能分析理解构成汽车电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和简单的系统电路功能作用,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简单的检测和判别操作。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了解电路元件、参数和特点;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
2.能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够对汽车电机等结构拆装和检测。
3.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学习内容 | 能力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直流电路 | 任务一 直流电路的认知 | 1.直流电路元件、参数和特点;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 1.掌握电阻及其串、并联连接和等效; 2.理解KCL、KVL和电源变换应用于电路分析; 3.掌握电容和电感线圈的用途、特点; 4.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参数、电路电压(电位)、电流等; | 4 |
任务二 检测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电路 | 1.蓄电池的参数与特性; 2.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1.掌握测试蓄电池电源电流和电压随负载的变化情况的方法; 2.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检测; | 2 |
项目二 磁路与电磁器件应用 | 任务一 汽车中的磁路与电磁器件的认知(1) | 1.电磁场转换和电磁感应; 2.汽车启动机结构及作用; 3.直流串励电动机工作原理和特性; | 1.了解电磁场转换和电磁感应; 2.掌握汽车启动机结构及作用; 3.理解直流串励电动机工作原理和特性; | 4 |
任务二 汽车中的磁路与电磁器件的认知(2) | 1.电磁场转换和电磁器件; 2.变压器用途与工作原理; 3.点火线圈结构极其作用;
| 1.能测量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带负载运行情况; 2.掌握电流互感器和钳形表的用途和使用; 3.了解点火线圈工作过程与检测; | 2 |
任务三 汽车中的磁路与电磁器件的认知(3) | 1.电磁场转换和电磁器件; 2.电磁式仪表工作原理; 3.电磁铁工作过程; | 1.电磁铁操作机构; 2.利用模拟信号接入仪表观测检查仪表工作; 3.继电器接线和工作检测; | 2 |
项目三 交流电和交流发电机 | 任务一 正弦交流电的测量 | 1.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源:.单相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了解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源: 掌握单相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能进行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源-负载的联结形式和参数测量; | 2 |
项目四 半导体二极管器件和电路 | 任务一 二极管的检测 | 1. 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指标; 2.单相和三相整流电路; | 1.能对二极管正反向阻抗、方向判别检测; 2.能单相二极管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组装和测量; 2. 能单相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装和测量; | 4 |
任务二 其它类型的二极管检测 | 1. 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2.稳压管的原理与作用; 3. 稳压管的指标; 4.LED的作用; 5.光电管的作用; | 1.掌握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2.了解稳压管的原理与作用; 3.掌握稳压管的指标; 4.L掌握ED的作用; 5能够光电传感器及其信号测量; | 2 |
项目五 半导体三极管器件和放大电路 | 任务一 三极管极其放大电路的认知 | 晶体管(三极管)的特性;(放大工作区域) 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共射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5、CMOS管、达林顿管功率电路 | 1. 掌握晶体管类型和管脚判别; 2. 了解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计算和参数选择; 3. 能够实验分析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失真状况和电压放大倍数;晶体管(三极管)的特性; 4.理解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共射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5、掌握CMOS管、达林顿管功率电路; | 4 |
任务二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认知 | 1.场效应管特性及其放大电路; | 1. 实验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失真状况和电压放大倍数; | 2 |
任务三 多级放大电路的认知 | 多级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 1. 实验分析多级放大电路耦合、静态工作点、共集电极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 2. 实验分析带反馈的放大电路中反馈的作用——电压放大倍数与稳定性; | 2 |
任务四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应用(1) | 汽车电气线路搭铁探测器电路; | 1.电气线路搭铁探测器电路组装和调试; | 4 |
任务五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应用(2) | 发电机进行励磁调节的目的;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 1.励磁调节器的端子和接线; 2.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 4 |
项目六 汽车硅整流发电机 | 任务一 汽车硅整流发电机及励磁调节器的检测 | 1.带硅整流器的三相交流发电机; 2. 励磁调节器 | 1.掌握带硅整流器的三相交流发电机; 2.了解励磁调节器 3.能够进行汽车硅整流发电机——蓄电池电源电路运转检测; | 4 |
项目七 集成运放电路 及其应用 | 任务一 集成运放电路形式的认知 | 1.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基本电路形式; 2.比例电路; 3.比较器电路 4.滞回电路; | 1.理解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基本电路形式; 2.能够进行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基本电路形式实验; | 2 |
任务二 集成运放电路的应用 | 1. 传感器器变换电路; 2. 仪表显示驱动电路; | 1. 掌握传感器器变换电路; 2. 了解仪表显示驱动电路; | 4 |
项目八 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其应用 | 任务一 晶体管开关电路认知 | 1. 晶体管(三极管)的开关状态;(饱和与截止工作区域) 2、CMOS管、达林顿管功率电路 | 1.能够进行单级开关电路和多级开关电路中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检测判定; 2.能够使用功率管提高输出功率; 3. 掌握晶体管(三极管)的开关状态;(饱和与截止工作区域) | 2 |
任务二 晶体管开关电路应用 | 1.电容充放电过程和晶体管的开关工作状态; | 掌握电容充放电过程和晶体管的开关工作状态;
2.了解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组成; 3.理解振荡周期或频率的调整; | 2 |
任务三 多谐振荡电路应用 | 1. 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2.刮水器作用和工作过程; 3. 转向灯作用和工作过程; 4.无触点晶体管喇叭作用和工作过程; | 1. 刮水器控制用多谐振荡电路实验; 2. 转向灯闪光电路工作过程实验; 3.无触点晶体管喇叭电路实验; | 4 |
任务四 光电三极管及其应用 | 1. 光电三极管特性; 2.光电测位和测速的工作原理; | 1. 用示波器测量光电开关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电路信号; 2.使用计数类数字仪表对光电脉冲信号计数、测距、测速; | 2 |
项目九汽车电路图识读 | 任务一 汽车电路图的表达方式 | 1.电器符号; 2.导线表注; 3.缩略语; 4.接线柱标注; | 1.判断电气系统用途、功能和控制方式; 2.从电器符号入手; 3.找出回路; | 2 |
任务二 按图查线、查件 | 1.元气件符号和电路标注 2.线束图的作用; 3.电器定位图的作用;; 4.连接器插脚排列图的功用; 5.熔丝盒、继电器盒(插座)和接线盒内部线路图; | 反复进行以下练习和操作: 1. 由线束图查出指定的线路; 2.由电器定位图找到指定电器; 3.检测校验连接器的插脚对接; 4.指定查找熔断器、继电器接点和接线端; | 6 |
任务三 指定车中电器或导线,在图中对应找出 | 1.线束图的作用; 2.电器定位图的作用;; 3.连接器插脚排列图的功用; 4.熔丝盒、继电器盒(插座)和接线盒内部线路图; | 1.指定汽车中的电器找到其在电器定位图中的位置; 2. 找到所在线束,确定接线; 3.勾画电路简图,理解工作原理; | 6 |
合计 | 7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评方式
采取过程、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建立过程考评(学习情境考评)与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考评要求如下表所示。
2.考评要求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学习情景考评)70 | 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 |
素质考评 | 工单考评 | 实操考评 | 理论考评 |
10 | 30 | 30 | 30 |
考评实施 |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 | 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工单情况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遵守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10分 | 预习内容10分 | 任务方案正确5分 | 建议题型不少于5种,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
项目操作过程记录20分 | 工具使用正确5分 |
| 操作过程正确15分 |
| 任务完成良好5分 |
注 |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分 |
|
七、编制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技术相关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鲍小沾、张龙、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14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名称 | 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与修理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
后续课程 |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护等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机械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构建知识,锻炼专业技能。让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法,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和分析,确定并综合汽车维修企业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其经过教学论加工,进一步按照企业发动机诊断与检修的工作任务到工作结果进行相应学习情境的开发,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单元,明确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要求。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的技能,具备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的能力,为从事汽车的检测与维修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发动机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熟悉发动机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和简单排故方法。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发动机进行机械检修和维护保养。
3.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4.能够在操作过程中秉承安全环保理念,及时回收废旧油液和旧件。
5.具备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正时检查与调整 | 任务一:传动带的检测与维修 | 1、掌握相关测量、拆卸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发动机传动带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数据对相关故障进行分析; 3、掌握相关专业术语。 | 2 |
任务二:正时的检查、调整 | 1、能够正确检查、调整发动机的正时; 2、能够正确使用和查找《维修手册》确定标准值。 | 4 |
项目二发动机拆装前检查 | 任务一配气机构结构特点和工况认知 | 1、通过拆解、组装配气机构掌握各零部件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能够测量配气机构各个零部件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 2 |
任务二 气缸盖的拆解与检查 | 1、能够熟练地使使用工具对汽缸盖进行拆解并进行检查; 2、能够完整、正确地填写项目单。 | 4 |
项目三: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平面度的检测 | 1、能够熟练地使用刀尺、塞尺及百分表对汽缸体和汽缸盖进行平面度的检测; 2、能够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 2 |
任务二:气缸的检测 | 1、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对气缸进行检测; 2、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 4 |
任务三:缸套的更换 | 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更换缸套。 | 4 |
项目四: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活塞及活塞环的选配 | 1、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流程选配活塞环; 2、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 2 |
任务二:连杆曲轴的检测 | 1、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检测连杆曲轴; 2、通过拆解曲柄连杆组掌握各零部件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3、能够测量气门组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 2 |
任务三:活塞连杆及曲轴飞轮组的组装 | 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参照《维修手册》组装活塞连杆及曲轴飞轮组。 | 2 |
任务四: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 |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所有维修技能及工艺流程; 2、能够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正确装配。 | 4 |
项目五:润滑系的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润滑油的检查与更换 | 能够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作用; 能够利用工具、设备对润滑油进行更换。 | 2 |
任务二:机油泵性能的检测 | 1、能够分解和组装机油泵,并对机油泵进行检测; 2、通过机油泵的检测了解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 2 |
任务三: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 能够按照维修手册对机油泵进行检修。 | 2 |
项目六:冷却系的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 1、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掌握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 2 |
任务二:水泵性能的检测 | 掌握水泵性能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水泵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
| 2 |
任务三:节温器性能的检测 | 能够根据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冷却液循环途径判断水温不正常的故障原因; 掌握节温器的检测方法。
| 2 |
任务四:冷却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 能够根据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冷却液循环途径判断水温过高、过低的故障原因。 | 2 |
项目七:发动机的总装与调试 | 任务一:发动机总成的组装 | 1、能够通过查阅《维修手册》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掌握发动机总装流程; 2、能够正确使用《维修手册》查阅发动机相关机械部件的标准参数; 3、能够团结协作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发动机总装的各个项目; 4、能够正确、完整地填写项目单。 | 2 |
任务二:发动机调试 | 根据发动机的各项标准对发动机安装后的总成进行性能检验。 | 2 |
任务三:发动机综合故障的诊断 | 根据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制定诊断计划; 小组合作完成故障诊断、维修流程; 能够正确、完整地填写项目单。
| 4 |
总课时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基础建设要求:(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室)
面积≥250 平米的理实一体化教室,且实训室能进整车;
2.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
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发动机机械系统各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发动机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发动机任意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选用教材要选用近三年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本课程整体按照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的模式来编排,真正做到翻转课堂。所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各个院校专业课老师可根据院校实训室硬件配备、网络支持、学生人数等情况灵活安排线上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25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名称 | 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 |
后续课程 |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等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各个管理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和各执行器等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熟悉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电路图,掌握传感器的位置和系统工作原理。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流程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装操作。
3.能够借助专用诊断设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初步判定和分析。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能够严格按照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维修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备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电控系统概述 | 任务1电控系统自诊断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 能够正确操作诊断设备; 能够针对诊断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1供油系统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的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检查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各零部件; 能够对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2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检测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波形; 能够对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检测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波形; 能够对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4爆震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规范地完成爆震传感器的故障检查; 能够排除爆震传感器常见故障。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5水温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水温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6空气流量计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的检查; 能够对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7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发动机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发动机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8节气门位置位置传感器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9氧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氧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氧传感器故障进行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10宽频型氧传感器的检查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宽频型氧传感器的检查; 能够对宽频型氧传感器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 4 |
项目二电控系统检修 | 任务11涡轮增压系统的检查 | 能够规范的完成涡轮增压系统的检查。 | 4 |
项目三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 | 任务1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 | 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电控系统常见故障检查; 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专用诊断设备; 能够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分析。 | 6 |
总学时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
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专用诊断仪、示波器或博世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电路图,借助手册、电路图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汽车发动机电控每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发动机电控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定。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13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
后续课程 | 汽车维护、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就必须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要能够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让学生在接近企业维修一线的真实工作情景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模块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汽车传动系的构造与维修。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传动系各部分的结构与维修,本课程立足于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每一个大的总成形成一个学习任务,在每一个任务中又分别设置了几个训练项目,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每个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一个切实提高。
本课程所有任务与项目均来源于维修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同时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最后设定了汽车传动系认识、离合器维修、变速器维修、万向传动装置维修、驱动桥维修等共五大任务。通过这五大任务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的结构与维修进行充分的认识,并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切实锻炼和提高。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传动系统进行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传动系统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对底盘传动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装维护保养。
3.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传动系统相关故障进行检查维修。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在操作过程中秉承环保理念,及时回收废旧油液和旧件。
6.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传动系统检修 | 任务一 传动系统检查保养 | 能够对车辆传动系统进行常规检查;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完成对变速器油液的更换。 | 4 |
任务二 半轴的拆装 | 能够选用正确工具完成对半轴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 4 |
任务三 万向节拆装与检测 | 能够按照标准的方法对万向节进行分解检查。 | 4 |
项目二 变速器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 变速器外部操纵机构拆装与调整 | 能够对变速器外部换挡操纵机构进行更换与调整。 | 4 |
任务二 变速器五档齿轮拆装更换及拨叉调整 | 能够对5挡齿轮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 能够正确完成对5挡齿轮的更换,并对5挡拨叉进行调整。 | 4 |
任务三 变速器壳体拆卸 | 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更换变速器壳体。 | 4 |
任务四 变速器内部操纵机构拆装检查 | 能够正确拆装检查变速器内部换挡机构并检查。 | 4 |
任务五 变速器3/4 挡齿轮及同步器检查 | 能够对变速器齿轮及同步器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 4 |
任务六 变速器1/2挡齿轮、同步器及倒挡齿轮检查 | 能够对变速器齿轮及同步器进行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 4 |
任务七 变速器故障综合检查 | 能够正确对变速器进行检修,并对检修结果进行判定。 | 6 |
项目三 驱动桥的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 前轮变速驱动桥检查修理 | 能够对驱动桥进行分解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 6 |
项目四 离合器的检测与维修 | 任务一 离合器拆装检查 | 能够选用正确量具对离合器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修复计划。 | 6 |
总学时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蝶形拉马、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底盘系统每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底盘系统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底盘中任意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
本课程标准主要有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定。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27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
后续课程 |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
适用专业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等系统的检测与修理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本标准依据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本课程以培养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职业能力为重点,与合作企业合作进行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进行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转向行驶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对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装维护保养。
3.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转向行驶制动系统相关故障进行检查维修。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在操作过程中秉承环保理念,及时回收废旧油液和旧件。
6.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模块一汽车转向系统检修 | 转向系统常规检查 | 能够独立地为车辆转向系统进行常规检查 | 6 |
转向助力泵拆装更换 | 能够独立地为车辆转向助力泵进行拆装更换以及正确更换转向助力油 | 4 |
转向系统典型故障诊断排除 | 能够独立地对车辆常见故障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 6 |
模块二汽车行驶系统检修 | 前悬架总成检查与更换 | 能够独立地使用工具对车辆前悬架总成进行拆装、分解、检查 | 6 |
轮胎动平衡 | 能够正确独立地对车辆轮胎进行修补、动平衡作 | 4 |
四轮定位及调整 | 能够正确完成四轮定位以及调整 | 6 |
模块三汽车制动系统检修 | 钳盘式制动器检查与更换 | 能够正确独立地对钳盘式制动器进行拆装和更换 | 6 |
鼓式制动器检查及更换 | 能够正确独立地对鼓式制动器进行拆装和更换 | 6 |
总泵拆装更换及常规制动排气 | 能够正确完成制动总泵的拆装与制动系统排气 | 4 |
ABS制动系统检修 | 能够完成ABS制动系统的检修 | 6 |
总课时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蝶形拉马、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底盘系统每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底盘系统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底盘中任意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17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 |
后续课程 |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获得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熟悉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应用现状;能举出汽车底盘应用的先进技术及对底盘电控技术缩略语进行解释;熟悉汽车 ABS 和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电控悬架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的控制原理,掌握汽车 ABS、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电控悬架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掌握常见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标准流程,对底盘电控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拆组装与调试;
3.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对底盘电控系统相关故障进行检查维修;
4.能够具备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备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教学项目一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概述 | 任务1: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1、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 2、熟悉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应用现状。 | 2 |
任务2: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1、能举出汽车底盘应用的先进技术; 2、能准确对底盘电控技术缩略语进行解释。 | 2 |
教学项目二 电子控制防抱死系统 | 任务 3:ABS 电子防抱死 制动控制系统自诊断 | 1、掌握ABS构造与工作原理; 2、熟悉ABS常见故障及原因。 | 4 |
任务 4:轮速传感器检查与更换 | 1、掌握轮速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2、掌握轮速传感器的更换方法 3、掌握制动灯开关的更换方法 | 4 |
任务5任务实施:ABS故障诊断与检测 | 1、掌握ABS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故障诊断与检测; 2、能正确更换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 | 4 |
教学项目三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 任务6:ASR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 | 1、能识读ASR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2、会对ASR系统进行一般性检测; 3、能对ASR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排除。 | 8 |
教学项目四 电控悬架系统 | 任务7:电控悬架系统的一般性检查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 1、能对电控悬架系统进行一般性检查; 2、能对电控悬架系统的典型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 12 |
总课时 | 36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包括中德诺浩提供的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举升机、扭矩扳手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ABS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各个零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指出ABS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任意部件的名称;能够正确指出ABS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元件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说出该元件的所属的系统以及名称。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自觉维护好所使用的每一件工具;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以项目中的模块为单元,组织案例和实践内容编写教案。
2.模块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备选取划分、调整完善。
3.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或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配套教材习题。
3.编写实验指导书。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
本课程标准是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19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电工电子 |
后续课程 |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使用性能检测 |
适用专业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依据“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1.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电器设备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控制关系、线路连接、拆卸、安装调整流程;
2.能根据电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拆装电器设备,能检查调试电器设备;
2.能正确使用汽车万用表和保养工具、量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初步具备维修常见汽车电气故障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设10项目18个学习任务,结合专业调研结果,对各项目课时设计表1所示。
表1 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汽车电器电路基础 | 任务1:认知汽车电路图中的常见符号 | 1.能认识电路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2.认识各种开关报警灯和指示灯标志 3.汽车电路图中图形符号及开关指示灯的含义 4.典型车系电路图及开关报警指示灯标志的认识 | 4 |
任务2: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检测 | 1.汽车电器基础元件的认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汽车电器基础元件的功用及原理 3.典型车系电路基础元器件的认识 | 4 |
任务3:典型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 | 1.掌握典型电路的识读方法 2.掌握电路的诊断方法 | 4 |
项目二: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
| 任务1:蓄电池的充电 | 1、会熟练对蓄电池进行定流充电 2、蓄电池充电的操作方法以及充电结束标志 3、蓄电池定压充电以及脉冲快速充电 | 2 |
任务2:蓄电池的维护 | 1、对蓄电池进行维护 2、对蓄电池各技术参数的检测 3、蓄电池维护保养的内容 4、蓄电池技术参数检查的步骤 5、蓄电池电解液的调配 | 4 |
项目三:发电机的检测与维护 | 任务1:发电机的拆卸与检验 | 1、能熟练对发电机进行拆卸 2、能对发电机各零部件进行检验 3、发电机的拆卸方法 4、发电机零部件的检验方法 5、典型车系发电机的检验标准 | 2 |
任务2:发电机的组装、调整及就车性能检测 | 1、能组装发电机并进行调整 2、会在车上对发电机进行性能检测 3、发电机组装的步骤 4、发电机组装后的调整 5、发电机就车性能检测 6、分析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 2 |
项目四:起动机的检查与维护 | 任务1:起动机的拆卸与检查 | 1、能熟练对起动机进行拆卸 2、能对起动机各零部件进行检验 3、起动机的拆卸方法 4、起动机零部件的检验方法 5、典型车系起动机的检验标准 | 2 |
任务2:起动机的组装、实验与安装 | 1、能组装起动机并进行调整 2、会在车上对起动机进行性能检测 3、起动机组装的步骤、组装后的调整、就车性能检测 4、分析起动机的工作特性 | 2 |
项目五:照明信号系统电路介绍 | 任务1:照明信号系统电路元器件的认识 | 1、会描述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 2、照明信号系统的组成 3、照明信号系统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4、国产照明信号系统的结构特点 | 2 |
任务2:分析照明信号系统电路 | 1、会识读并分析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电路原理 3、典型车系照明信号系统的分析 | 4 |
项目六:仪表报警系统电路介绍 | 任务1:仪表报警系统电路元器件的认识 | 1、会描述汽车仪表报警系统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 2、仪表报警系统的组成 3、仪表报警系统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4、国产仪表报警系统的结构特点 | 2 |
任务2:分析仪表报警系统电路 | 1、会识读并分析汽车仪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仪表报警系统的电路原理 3、典型车系仪表报警系统的分析 | 4 |
项目七:电动后视镜的检测与维护 | 任务1:电动后视镜的检测与维护 | 1、会描述电动后视镜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电动后视镜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电动后视镜的控制原理 | 4 |
项目八:电动座椅的检测与维护 | 任务1:电动座椅的检测与维护 | 1、会描述电动座椅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电动座椅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电动座椅的控制原理 | 4 |
项目九:防盗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 任务1:防盗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 1、会描述防盗系统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防盗系统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防盗系统的控制原理 | 4 |
项目十:中控门锁的检测与维护 | 任务1:中控门锁的检测与维护 | 1、会描述中控门锁的功用、工作原理以及在车上的位置 2、中控门锁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 3、典型车系中控门锁的控制原理 | 4 |
合计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发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主要由王中乾、张龙、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20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汽车电工电子、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
后续课程 |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力求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项目内容选取的依据是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以汽车电工技术岗位为载体,尽量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性强,并且符合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来编排模块。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结构、原理与检修,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培养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空调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工作流程;
2.能根据空调的技术要求拆装空调,能检检查、保养维护空调;
2.能正确使用空调保养、维修设备,初步具备维修常见汽车空调故障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空调制冷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 任务1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的认知 | 1. 认识制冷系统基本组成; 2、理解制冷的工作原理; 3、会描述制冷的循环过程。 | 4 |
任务2 认识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结构 | 1.了解空调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a.斜板式压缩机 b.涡旋式压缩机 c.变排量压缩机 2.了解冷凝器、蒸发器的结构和作用。 3.了解储液干燥器、节流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 4 |
任务3 分析制冷系统控制电路 | 1. 认识制冷系统电器结构及原理; 2.分析几种典型汽车制冷系统的控制电路,读懂电路图。 | 4 |
项目二、 空调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基本操作 | 任务1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 | 1.熟悉制冷系统故障检查方法(听、看、摸、测); 2.能用岐管压力表检查系统故障; 3.从电路控制原理出发,能分析电路故障; 4.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的注意事项; 5.能对制冷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 8 |
任务2制冷系统维修基本操作 | 1.空调制冷剂数量检查 压缩机冷冻机油数量检查; 2.掌握制冷系统检漏、抽真空; 3.掌握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和充注。 | 4 |
项目三、 暖风系统及辅助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任务1汽车暖风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 1.熟悉余热式暖风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余热式暖风系统的常见故障; 3. 会检修余热式暖风装置。 | 2 |
任务2送风、排风装置故障诊断与排除 | 1.熟悉送风、排风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了解送风、排风装置的常见故障; 3.会检修送风、排风装置。 | 2 |
任务3空气净化装置故障诊断与排除 | 1.熟悉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了解空气净化装置的常见故障; 3.会检修空气净化装置。 | 2 |
任务4空调操纵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 | 1.熟悉空调操纵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会使用几种典型汽车的操纵系统; 3.了解空调操纵机构的常见故障; 4.会检修空调操纵机构。 | 2 |
项目四、 典型车型自动空调故障案例分析 | 任务1轿车空调不制冷的诊断案例分析 | 1.熟悉轿车自动空调主要部件在车上的布置; 2. 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故障诊断程序; 3. 检测、分析故障,找到故障原因; 4.排除故障。 | 2 |
任务2轿车空调没有暖风的诊断案例分析 | 1.熟悉轿车自动空调主要部件在车上的布置; 2. 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故障诊断程序; 3. 检测、分析故障,找到故障原因; 4.排除故障。 | 2 |
合计 | 36 |
五、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台架,开发仿真软件和诊断系统。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评方式
采取过程、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建立过程考评(学习情境考评)与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考评要求如下表所示。
2.考评要求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学习情景考评)70 | 期末考评(学习领域考评) |
素质考评 | 工单考评 | 实操考评 | 理论考评 |
10 | 30 | 30 | 30 |
考评实施 |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 | 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工单情况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遵守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10分 | 预习内容10分 | 任务方案正确5分 | 建议题型不少于5种,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
项目操作过程记录20分 | 工具使用正确5分 |
| 操作过程正确15分 |
| 任务完成良好5分 |
注 |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计0分 |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主要由鲍小沾、张龙、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配件营销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120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配件营销与管理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教育平台课 |
课程类别 | 专业必修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
后续课程 | 汽车维护、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相近专业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以汽车配件管理岗位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市场及配件营销过程及心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配件管理问题及汽车销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采购、验收配件的流程;具备设计仓库分区、码放配件、营销配件,制作销售单据等能力;
2.能够让学生盘点库存,分析盘点结果并处理;
3.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编写配件采购、存储、销售、盘点流程图,进一步完善配件管理方法;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汽车配件采购
| 任务1:汽车配件采购-为配件编码 | 1.国产零部件编码 2.进口零部件编码 | 4 |
任务2:汽车配件采购-确定采购数量 | 1.汽车配件订购的计算公式 2.汽车配件订购数量计算 | 4 |
任务3:汽车配件采购-订购配件 | 1.汽车配件采购的主要途径和分类 2.配件采购的方法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营销采购等内容。 | 4 |
项目二汽车配件存储 | 任务4:汽车配件存储-验收到货配件 | 1.汽车配件到货后的验收工作,配件验收工作涵盖了配件外观检查、包装检查、配件质量检查、真假件损坏件的对比等内容。 2.了解虚假配件给车辆和驾驶人员带来的危害,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进行配的验收,对于配件验收工作可以熟练的掌握。 | 4 |
任务5:汽车配件存储-配件索赔 | 1.汽车配件索赔的相关内容。 2.在配件验收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配件异常、损坏、非原厂、非订购配件等情况的时候,需要及时向供货商提出配件索赔进行退换货工作。 | 4 |
任务6:汽车配件存储-仓库分区 | 汽车配件仓库设计,对于配件库的布局、规划,摆放等内容进行学习。 | 4 |
任务7:汽车配件存储-编制料位码 | 汽车配件货架的分区及料位码的编制。通过配件库存放的配件类型、内容、分类等情况的不同,将货架进行分区。 | 4 |
任务8:汽车配件存储-配件定位码放 | 汽车配件入库的工作内容,让学生通过实施掌握配件入库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4 |
项目三汽车配件销售
| 任务9:汽车配件销售-配件展示营销和网络营销 | 汽车配件销售。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配件销售的相关工作内容。 | 4 |
任务10:汽车配件销售-配件出库 | 汽车配件销售出库内容,通过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掌握汽车配件出库工作。 | 4 |
项目四配件库盘点 | 任务11:配件库盘点-库存盘点 | 汽车配件库房盘点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熟练掌握工作内容。 | 4 |
任务12:配件库盘点-盘点报告 | 汽车配件库房盘点结果的申报。对于日常配件库盘点的结果进行分类,并编写配件盘点报告。 | 4 |
项目五 综合练习 | 任务13:配件管理销售综合练习 | 汽车配件管理营销典型情境综合练习 | 6 |
总计 | 54 |
五、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实习设备,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选用教材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实习标准流程,模拟训练系统。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由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中要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安排更多工位,要求实验实训室有完整配套设备。本课程实验实训以小组为主,相关实训设备、工量具等按每组5人配备。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1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阶段 | 考核内容 | 考核形式 | 成绩比例 |
过程考核 | 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 | 课堂点名情况 | 10% |
课堂表现 | 10% |
作业完成 | 10% |
任务考核 | 任务完成质量 | 20% |
终结性考核 | 综合技能 | 期终考试 | 50% |
合计 | 100 |
表2项目(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 考核点 | 考核标准 | 成绩比例 |
1 | 缺课情况 | 每缺一次扣1分(不含请假),缺课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分 | 15% |
2 | 课堂表现 | 根据课堂听课进行情况进行评分 | 15% |
3 | 作业提交情况 | 作业按要求提交,缺一次扣1分,缺交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分 | 15% |
4 | 任务质量 | 汇报报表或PPT | 20% |
5 | 期末测试 | 按评分标准完成期末考核 | 50% |
合 计 | 100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配件管理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类专业。主要由王洪波、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佟廷友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212105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维护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44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44 |
前导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等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参照汽车4S店的工作过程设置工作任务,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设备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进一步熟悉汽车构造,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情境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做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引入、示范操作、小组分工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评价考核等活动项目来落实教学内容,采取校企合作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在工作任务中应具有的汽车维护保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设备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技能,从而为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正确使用工量具、专业工具、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正规维护;
2.会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来制定维护计划并独立完成维护计划要求的维护作业项目;
3.能独立完成维护计划要求的维护作业项目;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客户接待及车辆基本信息认识 | 任务一 客户接待及车辆外观检查
| 1.客户接待基本知识 2.车辆基本信息认识及外观检查 | 4 |
项目二 车辆的保养与维护概述 | 任务一 安全操作认知 | 1.安全操作认知 2.人与车辆防护 3.工作安全须知 | 6 |
任务二 工量具及设备使用 | 1.常用手动工具使用 2.风动工具使用 3.测量仪器使用 4.举升机使用 |
任务三 维护作业认知 | 1.维护流程认知 2.定期维护认知 |
项目三 车身部分维护 | 任务一 车身检查 | 1.车身外观检查 2.车身功能部件检查 | 4 |
项目四 电气设备部分维护 | 任务一:照明系统检查与维护 | 1.车内照明灯检查与维护 2.车外照明及信号灯检查与维护 | 6 |
任务二:喷洗器、刮水器检查与维护 | 1. 喷洗器检查与维护 2.刮水器检查与维护 |
任务三:汽车空调检查与维护 | 1.汽车空调检查与维护 |
项目五 发动机部分维护 | 任务一 进气系统检查与维护 | 1. 空气滤清器检查与维护 2.节气门总成检查与维护 | 8 |
任务二 燃油系统检查与维护 | 1.燃油滤清器更换 2.燃油管路检查 |
任务三 润滑系统检查与维护 | 1.油底壳的检查 2.机油检查与更换 |
任务四 点火系统检查与维护 | 1.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 2.火花塞检查与维护 |
任务五 冷却系统检查与维护 | 1.冷却液管路检查与维护 2.散热器盖检查与维护 3.冷却液检查与更换 |
项目六 底盘部分维护 | 任务一排气系统检查与维护 | 1. 排气管和消声器检查 | 8 |
任务二配气系统检查与维护 | 1.传动皮带检查与维护 |
任务三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 1.行车制动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2.驻车制动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3.盘式制动器检查与维护 4.制动管路检查与维护 |
任务四行驶系统检查与维护 | 1.悬架检查与维护 2.车轮检查与维护 3.车桥与车架检查与维护 |
任务五传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 1.离合器检查与维护 2.自动变速器检查与维护 3.驱动轴检查与维护 |
任务六转向系统检查与维护 | 1.转向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2.转向传动机构检查与维护 |
项目七 典型车型维护 | 任务一 典型车型维护 | 1.一汽丰田卡罗拉轿车40000km维护 2.上海大众朗逸轿车1.6L车型5000km维护 | 8 |
合计 | 4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实践为主,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小组演练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模拟工作人员的工作情景来进行模拟教学法。
3.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频教学,同时辅助实车设备进行操作演示、练习。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或选用应充分体现本课程所用的训练车型的特点。
2.教材中除专业知识外,应该从规范、安全、环保、工量具使用、6S、沟通等方面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
3.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参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把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
4.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5.教材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和反思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任务中掌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6.教材应突出实用和创新,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成单纯的技能操作;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强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知识,同时配备供教学使用的工作页、光盘等辅助资料,以方便教学。
7.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加深学生对汽车维护工作任务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8.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贴近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服务实际。
9.教材须遵循汽车维护接待流程。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习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协作组的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幻灯片、光盘、网络资源等多媒体资源,并运用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4.注重营造实际工作氛围,通过模拟场景、实训场所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教与学的渠道,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积极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5.利用图片、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互动活跃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同时建议各校联合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利用效率。
6.利用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综合任务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出勤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安全操作评价。形成模拟企业的考核评价方式。
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和提问、提交实验报告等。
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目标 | 评价要素 | 评价标准 | 评价依据 | 考核方式 | 权重 |
知识 | 基本 知识 | 按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知识完成实训报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 个人作业 课堂笔记 任务评价 抽测实验 综合考试 | 每任务回答问题 | 5% |
笔记成绩 | 10% |
作业成绩 | 5% |
能力 | 基本 技能 | 实验教材、用具齐备,正确使用工具、仪表中,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安全措施、操作规范,实验结果。 | 实验记录 任务评价 综合考试 实验报告 小组作业 实训报告 | 任务完成 | 实习态度与操作、编程调试能力,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 20% |
综合考核 | 考核中的应变能力、操作能力、故障判断能力、实习报告与回答问题 | 40% |
素质 | 学习 态度 | 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作业;按要求完成准备。 | 课堂表现记录;考勤表;同学、教师观察;课堂笔记。 | 学生自评 | 5% |
小组互评 |
教师评定 |
沟通 协作 管理 | 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协助教师教学管理;做好教室值日工作;按要求做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 | 小组活动记录;自评、互评记录;值日记录;同学、教师观察。 | 学生自评 | 2% |
小组互评 |
教师评定 |
创新 精神 | 有自主学习计划;在作业练习中能提出问题和见解;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 个人作业;自主学习计划;学习活动;个人口头或书面提议。 | 学生自评 | 3% |
小组互评 |
教师评定 |
安全 操作 |
| 遵守规程、安全操作 |
|
| 10% |
总 计 | 100分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保养与维护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主要由宋飞龙、鲍小沾、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215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3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前导课程 |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安全与舒适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相关技术概念,熟悉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应用现状;能举出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包括那些内容;熟悉汽车前照灯、玻璃升降器、天窗、座椅等控制原理,掌握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为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安全舒适系统故障诊断维修的技术要领及实训注意事项;
2.会根据维修手册,正确使用专用工具对故障部件进行拆装操作;具备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故障数据并制定修复计划的能力;
3.能借助专用诊断设备对汽车安全舒适系统故障进行故障分析,故障检查,故障排除;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1 前大灯故障诊断 | 任务一 检查大灯电路 | 1.了解迈腾大灯控制方式,与传统大灯控制模式区别; 2.掌握什么是车载电网系统?车载电网系统与传统电路系统的区别。 | 4 |
任务二 检查 J595 组合开关中的变光开关
| 1.了解车载电网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 2.掌握车载电网系统的检查方法; 3.掌握远光变光控制原理和检查方法。 | 4 |
项目2转向辅助灯故障(静态弯道灯)故障诊断 | 任务一 转向辅助灯故障诊断 | 掌握迈腾静态弯道灯工作原理、故障诊断方法。 | 4 |
项目3天窗故障诊断 | 任务一 天窗故障诊断 | 掌握天窗工作原理和检查方法。 | 4 |
项目4自动雨刮系统故障诊断 | 任务一 光线雨量传感器的检修 | 1.了解自动雨刮控制原理; 2.掌握自动雨刮电路检查方法。 | 4 |
任务二 检查雨天自动关天窗功能; | 了解雨天自动关天窗功能的检测方法。 | 4 |
项目5电动座椅故障诊断 |
任务一 电动座椅与电动后视镜记忆功能设定 | 1.了解电动座椅的功能与控制原理; 2.掌握电动座椅与电动后视镜记忆功能设定方法。 | 4 |
任务二 座椅加热故障检查 | 1.了解电动座椅电路检查方法; 2.掌握座椅加热系统组成座椅加热系统故障检查方法。 | 4 |
项目6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故障诊断 | 任务一 检查车窗控制开关、车窗控制电路 | 1.了解电动车窗功能与控制原理; 2.掌握电动车窗电路故障检查方法。 | 4 |
任务二 控制单元 J926、J927、LIN 线线路的检测 | 了解控制单元的检测方法。 | 4 |
任务三 检查后视镜调节开关及后视镜调节开关到车门控制单元线路连接 | 1.了解后视镜调节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后视镜调节系统检查方法。 | 4 |
项目7无钥启动系统故 障诊断 | 任务一 车辆防盗系统的检测
| 1.了解第四代防盗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第四代防盗系统自诊断; 3.掌握第四代防盗系统电气检线路查方法。
| 4 |
项目8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 | 任务一 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 1.了解安全气囊的作用; 2.了解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 3.了解安全气囊电路检查方法; 4.掌握带滑环的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中滑环的作用与检查方法。 | 6 |
合计 | 5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师资条件
(1)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顺畅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的转换过程;能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能够合理的掌控课堂进行的节奏,保证学生理论和实操所占比例。
(2)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运用经验和知识及时、准确地答复学生在上课期间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能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运用工具能力: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包、维修手册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的能力;能够规范操作专用诊断仪、示波器或博世740等设备和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适时查询维修手册,借助手册里的标准数据或标准动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课程选择正确的工具,为学生上课做好工具准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动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条件
(1)应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2)能够识别汽车安全舒适系统各部件名称;能够在实车上找到自动大灯、天窗、无钥进入等各系统的控制模块并进行简单故障排查;能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分析,培养自己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3)能够熟练、正确的对车间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能够按照维修手册选择合适正确的工具。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教材选用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实习标准流程,模拟训练系统。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定。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110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4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前导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设计理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在此过程中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根据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汽车维修和交通运输的知识内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实施情景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诊断、维修以及相关等专业知识的技能,同时养成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工具、常见专用工具的基本操作使用技能。熟悉诊断数据、技术流程等,学会汽车电器控制线路的检测方法,为从事汽车的检测、维修等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各种性能检测设备使用原理;具有建立汽车性能分析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故障解码器;
2.具有作为汽车维修岗位和汽车故障诊断岗位必须的软件应用能力;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检测、规范填写各种性能检测清单的能力;
3.能正确使用故障解码器、各种压力检测设备、各种特种维修设备对汽车相关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测;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任务 | 学习目标 | 学习内容 | 参考课时 |
学习任务1 汽车合理使用 | 1.能正确描述汽车在一般条件下合理使用的内容及要求; 2.能正确描述汽车在特殊条件下合理使用的内容及要求; 3.能正确描述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 | 1.汽车在一般条件下的使用; 2.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3.汽车运行材料的使用。 | 4 |
学习任务2 汽车技术状况评价 | 1.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2.能对汽车各项使用性能进行评价。 | 汽车各项技术状况的评价。 | 6 |
学习任务3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及检测 | 1. 掌握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动力型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能对汽车动力性进行检测。 | 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2.汽车动力性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8 |
学习任务4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及检测 | 1. 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动力性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能对汽车燃油经济进行检测。 | 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8 |
学习任务5 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 1. 掌握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能对汽车行驶平顺性进行检测。 | 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2.汽车行驶平顺性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8 |
学习任务6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 1.掌握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通过性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能对汽车通过性进行检测。 | 1.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2.汽车通过性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8 |
学习任务7 汽车污染危害性评价指标及检测 | 1.了解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2.熟悉废气分析仪的操作方法,掌握有关废气排放成分的国家规定和调整方法。 3.掌握汽车尾气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4.能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 | 1.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2.废气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3.有关废气排放成分的国家规定和调整方法; 4.掌握汽车尾气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5.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汽车尾气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6 |
学习任务8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及检测 | 1.掌握汽车制动系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制动性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能对汽车制动性进行检测。 | 1.汽车制动系的评价指标; 2.汽车制动性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6 |
学习任务9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及检测 | 1.掌握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操纵稳定性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能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检测; 4.能正确描述汽车失稳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 1.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2.汽车操纵稳定性检测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3.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检测; 4.汽车失稳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5.汽车操纵稳定性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6 |
学习任务10 汽车车轮定位及平衡检测 | 1.掌握车轮定位的含义和意义; 2.会使用四轮定位仪进行车轮定位; 3.了解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和车轮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 4.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不平衡的校正方法。 | 1.车轮定位的含义和意义; 2.使用四轮定位仪进行车轮定位; 3.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和车轮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 4.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不平衡的校正方法;5.汽车车轮定位及动平衡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6 |
学习任务11 汽车前照灯检测 | 1.了解汽车前照灯检测的作用和要求; 2.理解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3.掌握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 汽车前照灯检测常用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及合格条件。 | 6 |
总课时 | 7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在汽车实验室组织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对一些典型的机械传动、电器设备、机构结构特点等进行现场讲解,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是将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对汽车变速器、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和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中,时刻把握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的培养,将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际例子恰当地引入课堂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3.探索项目驱动法和专题研讨法
以汽车专业相关竞赛课题以及任课教师提出技能型大作业要求等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项目驱动教学法。以汽车专业故障诊断实际录像以及相关网络资源工程问题为载体,布置研讨课题,分析简化实际问题,参加全班研讨,由教师和同学共同打分。比如分析故障现象、故障排除、认识实训——结合查找资料等自主学习——内容教学——完成学习与活动报告——分组进行汇报、讲评、考核来积累感性认识。
建议教学方法: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2.选用教材:宋保林主编《汽车合理使用与性能检测》
3.维修资料:《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性能检测相关国家标准
4.参考教材:陈焕江主编《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性能与使用技术》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针对性的课件。
2.利用网络教学条件,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仿真动画、视频录象、助学课件、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主要采用平时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主要要求如下:
1.建立学习过程、任务实作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加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3.设计各环节的考核标准和相应的考核表格,形成对素质、实践技能、合作能力等综合评价体系。
4.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本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方面,平时考核占50%,期末占50%。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303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4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前导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分析、故障检测及排除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安全管理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分析汽车综合故障原因,制定故障诊断与检测的作业计划,确定故障部位,排除故障,并进行检查和反馈。在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仪器设备、燃润料等使用要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能全面掌握汽车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编写故障诊断树。
2.能够正确使用各种诊断检测仪器和设备,并能利用仪器进行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确定故障部位。
3.能规范操作电池检测设备。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情境1汽车行驶无力的故障诊断 | 单元1:发动机点火系统原因 |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客户愿望和信息,向客户正确描述汽车故障类型 能够分析汽车行驶无力的故障原因 | 24 |
单元2:发动机供油系统原因 | 能够确定故障诊断方法、检测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和诊断标准 |
单元3:发动机机械系统原因 |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能够正确排除故障,并检查维修效果 |
单元4:底盘各个系统原因 | 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
情境2汽车不能行驶的故障诊断 | 单元1:发动机各个系统原因 |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客户愿望和信息,向客户正确描述汽车故障类型 能够分析汽车不能行驶的故障原因 能够确定故障诊断方法、检测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 | 14 |
单元2:底盘各个系统原因 |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和诊断标准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能够正确排除故障,并检查维修效果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
情境3汽车行驶状况异常的故障诊断 | 单元1:汽车摆振、行驶跑偏、换挡冲击过大 |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客户愿望和信息,向客户正确描述汽车故障类型 能够分析汽车行驶状况异常的故障原因 | 16 |
单元2:汽车制动跑偏、制动不良 | 能够确定故障诊断方法、检测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和诊断标准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
单元3:轮胎异常磨损、转向不灵 | 能够正确排除故障,并检查维修效果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
情境4汽车过热的故障诊断 | 单元1:发动机过热 |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客户愿望和信息,向客户正确描述汽车故障类型 能够分析汽车过热的故障原因 能够确定故障诊断方法、检测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 | 6 |
单元2:传动系及车轮过热 |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和诊断标准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能够正确排除故障,并检查维修效果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
情境5汽车异响的故障诊断 | 单元1:发动机异响 |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客户愿望和信息,向客户正确描述汽车故障类型 能够分析汽车异响的故障原因 能够确定故障诊断方法、检测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 | 8 |
单元2:汽车底盘异响 |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和诊断标准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能够正确排除故障,并检查维修效果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
情境6汽车渗漏与异味的故障诊断 | 单元1:汽车渗漏与异味的故障诊断 | 能够收集并合理考虑客户愿望和信息,向客户正确描述汽车故障类型 能够分析汽车渗漏与异味的故障原因 能够确定故障诊断方法、检测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 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和诊断标准 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能够正确排除故障,并检查维修效果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 4 |
合计 | 7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师资配备建议
本课程实施由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教师具有解决汽车综合故障的能力,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故障维修案例,制作与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提供课程网站、虚拟实训条件等。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岗位指导学生完成相对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
条件配备建议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是在理实一体的教室、企业生产岗位进行。为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理实一体教室应具有:多媒体教学区、讨论区、操作区、工具仪器区和教师工作区,多媒体教学区是教师在资讯阶段进行必要理论讲授的场所;讨论区是学生在资讯、决策和计划阶段进行讨论的场所;操作区是学生在实施和检查阶段进行实际操作的场所;教师工作区是教师日常工作的办公场所。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由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包括:《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讲义、任务工单、实践指导书、各种车型维修手册、接车修理工单等,为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提供参考。
教材选用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学工具与实验设备:PC机、投影仪、电子技术实验室、汽车整车电器实训室等。
教学材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
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1.具备在学习和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具有本课程的系统知识和理论及实践能力,并具备工程思维能力;了解前端和后续课程的基本知识;
3.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和从事工作过程分析的能力,有职业实践经验;
4.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
5.熟悉培养对象的职业要求。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平时授课中应介绍一些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张龙、鲍小沾、苑光耀、王忠乾、宋海洋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101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二手车评估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二手车评估的基本方法;了解汽车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汽车损失风险评估;掌握了二手车交易的流程;为从事二手车的鉴定与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熟悉二手车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掌握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的主要内容,掌握二手车评估的基本方法。
2.能对车辆进行检查,识别各种车辆,选择合适的二手车评估方法,并根据该方法估算汽车价格。
3.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汽车参数测量 | 任务一 识读车辆识别代码 | 掌握车辆识别代码的编制规则,熟悉汽车主要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能够识别VIN码各位数字(字母)的含义。 | 2 |
任务二 汽车参数的测量 | 测量汽车的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 能够对车辆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评定。 | 2 |
项目二 车辆技术状况鉴定 | 任务一 解读政策对评估的影响 | 了解汽车鉴定评估的价值类型,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对汽车评估的影响。 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对汽车评估的影响。 | 2 |
任务二 车辆技术状况静态检查 | 熟悉静态检查所需工具及主要内容。 能够对车辆进行静态检查。 | 2 |
任务三 车辆技术状况动态检查 | 熟悉动态检查及主要内容。 能够对车辆进行动态检查。 | 2 |
任务四 车辆技术状况仪器检测 | 能利用常用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查。 能够使用常用的检测工具对车辆进行检查。 | 2 |
项目三 汽车估算 | 任务一 现行市价法的认知 | 了解现行市价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提,掌握现行市价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利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计算。 | 2 |
任务二 收益现值法的认知 | 了解收益现值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提,掌握收益现值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利用收益现值法对车辆做出价格估算。 |
任务三 重置成本法的认知 | 了解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重置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利用重置成本法对车辆的价格做出估算。 | 2 |
任务四 价格清算发的认知 | 了解价格清算发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熟悉决定价格清算发的主要因素。 能够掌握决定价格清算发的主要因素。 | 2 |
项目四 汽车碰撞损伤检验 | 任务一 汽车碰撞事故损坏 | 了解汽车碰撞事故的分类及特征,熟悉汽车碰撞事故的损伤类型。 能够掌握汽车碰撞事故的损伤类型。 | 2 |
任务二 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 | 熟悉车身与机械零部件的损伤评估。 能够掌握损伤评估方法。 | 2 |
任务三 汽车风险评估 | 了解汽车风险评估的定义、特点、要素及成本。 能够了解汽车风险评估的定义、特点、要素及成本。 | 2 |
任务四 汽车损失风险评估 | 了解汽车损失风险评估的因素,掌握汽车损失风险的度量。 能够掌握汽车损失风险的度量。 | 2 |
任务五 汽车责任风险评估 | 了解汽车责任风险因素,掌握汽车责任风险度量。 能够掌握汽车责任风险度量。 | 2 |
项目五 二手车交易 | 任务一 二手车交易市场和运作 | 了解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熟悉二手车交易过户、转籍的办理程序。 能够独立办理二手车交易过户的所有程序。 | 2 |
任务二 二手车收购评估 | 了解二手车营销与市场分析,掌握二手车销售定价的方法。 能够对二手车收购估价。 能够对二手车销售定价。 | 2 |
任务三 二手车价值计算及评估报告 | 了解二手车鉴定评估的价值计算,掌握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书的撰写。 | 4 |
合计 | 36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教辅材料,主要包括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专业。主要由苑光耀、张龙、鲍小沾、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22101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等三年高职汽车相关专业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技能,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本着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距离的课改思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团队协作为形式,通过头脑风暴与实践验证,让学生依据基本工作原理,提出清晰的诊断流程,在每个环节得到肯定中获得成就感,激发汽车维修能力的提高。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能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能参与汽车服务企业生产、技术管理;
4.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懂得汽车维修技术的同时,也懂得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以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技巧,为以后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改善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做出贡献。
序号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时数 |
1 | 企业管理概论 | 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2.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 3.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厂长/经理负责制 4.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正确认识将来工作后自己的工作性质。 | 2 |
2 | 生产技术管理 | 1.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2.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3.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充分准备。 | 4 |
3 | 生产经营管理 | 1.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 2.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 3.汽车预防维修制度 4.汽车的维护和修理 5.汽车维修企业的科技管理 了解汽车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重点掌握汽车的维修和修理及检测与诊断等。 | 6 |
4 | 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 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概述 2.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3.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4.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检验 5.汽车修竣出厂规定与验收标准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企业的质保体系有一定的理解。 | 6 |
5 | 企业财务管理 | 1.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管理 2.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 4.汽车维修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费用管理 5.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和分配 6.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 7.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分析 | 8 |
6 | 企业文化建设 | 1.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2.企业形象 3.重塑企业形象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掌握重塑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 4 |
7 | 企业开业及行业管理 | 1.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 2.汽车维修企业开业及审验 3.汽车维修企业的前期可行性分析 4.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与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 | 6 |
合计 | 36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理论性很强,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法,并时刻让学生掌握当前汽车维修企业前沿的一些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多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发,学到知识,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材选用要遵循的要求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发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完善过程考评(项目考评)和期末考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20%,实操考试占30%,期末考评占50%。具体考核要求详见下表:
考评方式 | 过程考评 | 实操考评 |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
课堂提问 | 作业完成情况或任务单考评 |
10% | 10% | 30% | 50% |
考评实施 |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 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 | 按照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
考评标准 |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率等情况进行打分 | 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交次数或完成工作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任务完成良好等情况打分 | 建议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核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三年高职汽车相关专业。主要由苑光耀、张龙、鲍小沾、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115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智能交通系统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汽车电气课程、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等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秉持“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设计理念,以交通系统认知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学习内容具体化,针对内容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与趋势;熟悉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在智能交通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在智能交通相关技术领域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专业面。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交通理论,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
2.具有讲述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方法;讲述出行者信息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诱导、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辅助控制及车辆自动驾驶、电子收费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评价等内容的能力;
3.能认知智能交通系统。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表1 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模块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 1绪论 | 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发展历史与趋势等,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内容; | 2 |
2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 | 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动态交通分配理论,智能协同理论,交通网络实时动态交通信息预测理论,智能控制理论,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及其诱导算法等; | 4 |
模块二智能运输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 | 3智能运输系统的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与应用 | 掌握交通基础信息采集技术,宏观交通流参数的采集方法,行程时间采集技术,交通通信技术,交通地理信息及其定位技术,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 | 4 |
4交通管理系统 | 了解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典型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 4 |
模块三公共交通系统
| 5公共交通系统 | 了解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体系结构,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应用的典型技术, 智能化调度系统; | 4 |
6出行者信息系统 | 出行者信息系统的作用、特点与效果,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服务内容与技术进步,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服务内容,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技术进步;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的概念,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结构框架; | 4 |
7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 | 了解高速公路的定义、特征和类型,交通事件管理,事件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 | 4 |
8电子收费系统 | 电子收费系统总体框图,电子收费系统概述,电子收费系统的基本构成,电子收费系统的应用技术,电子收费系统在交通需求中的应用; | 2 |
9汽车与自动驾驶系统 | 智能车辆的产生与发展,智能车辆的研究方向,智能车辆的研究范围,智能车辆体系结构, 智能车辆技术的应用,智能车辆系统结构与微机测控系统,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车辆模糊逻辑控制,智能车辆的自主驾驶与辅助导航; | 4 |
模块四智能交通系统的效果评价 | 10智能交通系统的效果评价 |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 4 |
合计 | 36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案例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增加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向学生提供实训、实验、讨论和辩论的机会。
3.学习动力电池行业企业一线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4.配备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实训台及相关检测设备,能满足4个工位的同时在线学习。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发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2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阶段 | 考核内容 | 考核形式 | 成绩比例 |
过程考核 | 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 | 课堂点名情况 | 10% |
课堂表现 | 10% |
作业完成 | 10% |
作品考核 | 项目作品完成质量 | 20% |
终结性考核 | 综合技能 | 期终考试 | 50% |
合计 | 100 |
表3项目(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 考核点 | 考核标准 | 成绩比例 |
1 | 课堂点名情况 | 全期点名10次,每缺一次扣1分(含请假),缺课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分 | 10% |
2 | 课堂表现 | 根据课堂听课进行情况进行评分 | 10% |
3 | 作业提交情况 | 作业按要求提交,缺一次扣1分,缺交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分 | 10% |
4 | 作品质量 | 汇报报表或PPT | 20% |
5 | 期末测试 | 按照评分标准完成相关内容 | 50% |
合 计 | 100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主要由鲍小沾、张龙、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钣金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116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钣金维修技术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汽车驾驶与结构认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配件营销与管理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设计理念要求,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使之与后续专门化课程更好地衔接;继续推进课程改革,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加强和完善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好地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理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2.目标确立
课程以汽车钣金技术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获得汽车钣金基本理论、手工成形、焊接、典板型件的拆装与调整、测量与校正等相关理论知识,具备汽车钣金技术基本技能、事故车修复、典板型件的拆装与调整、测量与校正等常规修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车身修复、典板型件的拆装与调整和测量校正等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车身板件修理的基本理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特点,车辆碰撞损伤的变形规律和损伤类型及常用修复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有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初步掌握手工成形的基本操作工艺和电弧焊、氧—乙炔焊、保护焊和点焊的基本操作和碰撞受力分析的方法和车身尺寸的测量、检测方法,塑料件、铝车身的修复方法。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车身常见金属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掌握车身板件修理的基本理论及常用修复方法;
2.能对手工成形的几种常用机械(如介子机、气体保护焊接)等进行操作;
3.能规范操作使用工具和设备对车身损伤进行修复;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车间安全操作意识、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五、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车型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行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选用教材遵循的原则是:选用近三年的教材或者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等,要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50%,期末考评占比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及相关三年高职汽车专业。主要由王远老师编写,王子傲、张广辰、耿子康、赵彬老师参与编写,王洪波审定。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117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涂装技术 | 授课层次 | 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课程类别 | 专业选修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学分 | 4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前导课程 | 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汽车电气课程、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等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以汽车车身涂装等岗位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汽车车身维修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喷涂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涂装职业的从业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
1.掌握汽车喷涂作业中常用的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掌握汽车喷涂前表面预处理、底漆施涂工艺、面漆喷涂及抛光技术及汽车喷涂施工缺陷的补救方法;
2.具备汽车涂装表面处理;底漆、面漆喷涂处理的从业能力;
3.能正确使用汽车喷涂作业中常用的工具与设备对汽车喷涂前表面预处理、底漆施涂工艺、面漆喷涂及抛光;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概述
| 1.1 汽车涂装的发展简介 | 1.汽车制造涂装发展简况 2.汽车修补涂装发展简况 3.汽车修补涂装发展动向 | 8 |
1.2 汽车涂装的作用 | 1.涂装的定义及功能 2.汽车涂装的特点 3.涂装的三要素 |
1.3 汽车涂装作业的安全生产 | 1.一般安全措施 2.防火防爆措施 3.防毒措施 4.涂料的存放与保管 |
项目二涂装的材料 | 2.1 涂料的基本组成 | 1.一般涂料的组成 2.现代汽车涂料的基本构成及作用 3.涂料的管理 | 12 |
2.2 汽车修补涂装常用涂料的性能
| 1.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品种、分类、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2.环氧树脂涂料品种、分类、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3.醇酸树脂涂料等常用涂料的品种、分类、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
2.3 溶剂及常用辅助材料
| 溶剂的分类、性质、及各种辅助材料的种类、作用和选择使用方法 |
2.4 国内外常见汽车修补涂料品牌、规格与型号 | BASF、PPG、DUPONT等国外品牌及国内产品的简介 |
2.5新型环保涂料的使用与发展 | 汽车修补涂料与VOC、水性涂料、紫外光固化涂料 |
项目三汽车涂装设备
| 3.1喷枪 | 喷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喷枪的操作方法、喷枪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 8 |
3.2打磨及抛光设备 | 打磨材料及手工打磨设备、干打磨设备、抛光设备 |
3.3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 空气压缩机构造及工作原理、相关设备、空气分配系统 |
3.4烘干设备和常用涂装设备 | 对流烘干设备、红外线辐射干燥设备
|
项目四汽车涂装的基本工艺 | 4.1涂装作业前处理 | 原涂层及底材的辨别、底材的处理 | 8 |
4.2原子灰涂装处理 | 原子灰的种类、调配、刮涂、打磨 | 8 |
4.3底漆层、中涂层的涂装 | 贴护、底漆的类型、底漆喷涂要点、中涂漆的种类、喷涂、打磨 | 4 |
4.4面漆涂层的涂装 | 喷涂表面的准备、面漆的准备、面漆的喷涂、双工序面漆喷涂 | 4 |
4.5涂膜的修整 | 清除贴护、流挂和颗粒的处理、凹陷的处理、面漆抛光 | 4 |
项目五 涂膜缺陷的原因
| 5.1涂膜缺陷的分类与形式 | 涂膜缺陷的分类、检视涂膜缺陷的方法、修补的方法 | 8 |
5.2外界因素导致的涂膜缺陷 | 水斑、花粉斑、酸雨斑、黑点、鸟屎、铁粉、油斑等 |
5.3涂料或涂装作业导致的涂膜缺陷 | 脏点、垂流、鱼眼、银粉不均、银粉回流不均、橘子皮、溶剂气泡、针孔、砂纸痕等 |
项目六涂装综合练习
| 6.1简单平面板材的涂装 | 通过简单平面板材的涂装练习,进一步熟悉全套涂装操作流程。 | 8 |
总计 | 7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探讨。
(2)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建议选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2.自编教材
(1)本课程教材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以岗位需要即“必需、够用”为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需要来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要反映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具体、可操作。
(4)教材文字表述要精练、准确,内容展现应做到图文并茂,力求易学、易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按技术规范编制交互模拟训练和实物操作的操作指导手册,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2.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互联网+校园网、局域网和信息化教学终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3.充分运用本校实训基地和校外校企合作基地,通过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由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中要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安排更多工位,要求实验实训室有完整配套设备。本课程实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为主,相关实训设备、工量具等按每组2-4人配备。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1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阶段 | 考核内容 | 考核形式 | 成绩比例 |
过程考核 | 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 | 课堂点名情况 | 10% |
课堂表现 | 10% |
作业完成 | 10% |
作品考核 | 作品完成质量 | 20% |
终结性考核 | 综合技能 | 期终考试 | 50% |
合计 | 100 |
表2项目(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 考核点 | 考核标准 | 成绩比例 |
1 | 课堂点名情况 | 全期点名10次,每缺一次扣1分(含请假),缺课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分 | 10% |
2 | 课堂表现 | 根据课堂听课进行情况进行评分 | 10% |
3 | 作业提交情况 | 作业按要求提交,缺一次扣1分,缺交3次以上(含3次)课程成绩计0分 | 10% |
4 | 作品质量 | 工件或实习报告 | 20% |
5 | 期末测试 | 按照评分标准完成相关内容 | 50% |
合 计 | 100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涂装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类专业。主要由王洪波、宋海洋、王忠乾团队编写,佟廷友主任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312212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营销实务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课程类别 | 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4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前导课程 | 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汽车电气课程、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等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依据“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公司式班级模拟式的组织教学途径,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2.目标确立
依据新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通过模拟式的组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汽车营销模拟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规范的汽车销售流程。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类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规范的汽车销售流程。在原有汽车构造、汽车原理及现代汽车市场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一定的汽车销售知识,包括营销心理学、相关法律法规、汽车保险和信贷等。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市场营销、特别是关于汽车商务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熟悉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等相关知识;
2.能够顺利填写各种汽车销售表单;
3.能够利用相关策略进行市场调研和汽车营销;
4.具备营销相关工作者所必需的交际攀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模块一: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单元1: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1.了解汽车发展史 2.了解国际汽车发展动态 | 4 |
单元2: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1.了解我国汽车发展历程 2.熟知我国目前汽车产业发展动态 | 4 |
模块二:汽车贸易
| 单元1:汽车贸易概述 | 1.掌握汽车贸易主要内容 2.熟知汽车贸易的流程 | 4 |
单元2:汽车贸易货物运输、包装 | 1.了解汽车贸易货物的运输方式 2.掌握汽车贸易货物的包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 4 |
单元3:汽车贸易的支付 | 1.熟知汽车贸易的支付方式 2.掌握汽车贸易支付的注意事项与过程 | 4 |
单元4: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 1.掌握汽车贸易的检验项次与内容 2.了解索赔与仲裁的环节 | 4 |
模块三:二手车交易 | 单元1:国内外二手车市场的对比与分析 | 1.了解二手车发展史与重要意义 2.掌握国内二手车市场行业特点 | 4 |
单元2:汽车的识别与技术状态的检查 | 1.掌握二手车技术状态的检查内容 2.熟知二手车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 4 |
单元3:评估二手车价格 | 1.掌握二手车价格评估时的重要指标 2.熟知二手车评估时的步骤与方法 | 4 |
模块四:汽车售后服务 | 单元1:国内外汽车售后服务对比分析 | 1.了解国外汽车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2.熟悉国内汽车售后服务的特点 | 4 |
单元2:汽车生产商的售后服务 | 1.熟知汽车生产商售后服务范围 2.掌握生产商售后服务的责任判定 | 4 |
单元3:汽车经销商和维修公司的售后服务 | 1.熟知经销商和维修公司售后服务范围 2.掌握经销商和维修公司售后服务的责任判定 | 4 |
单元4: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与召回 | 1.了解汽车产品质量管理的理念与主要内容 2.熟知产品召回的流程与步骤 | 4 |
模块五: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 | 单元1: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 1.理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 2.掌握物流供应链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4 |
单元2: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设计和规划 | 1.了解物流供应链管理规划的作用 2.学会设计物流供应链 | 4 |
模块六:汽车销售队伍的管理 | 单元1:汽车销售人员的招聘 | 1.熟知销售人员的素养要求 2.了解销售人员招聘环节与技巧 | 4 |
单元2:汽车销售人员的素质与培训 | 1.了解销售人员培训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2.掌握人员培训的技巧,具备培训的能力 | 4 |
模块七:汽车品牌的营销管理 | 单元1:汽车品牌的管理 | 1.了解汽车品牌的概念 2.了解关于汽车品牌的定位 3.熟知汽车品牌管理的意义与内容 | 4 |
合计 | 72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模拟等教学手段。
2.应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辅助工具,体现“教、学、做”合一。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突出学生销售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边教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材建议选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教辅材料,主要包括实训指导手册、仿真软件、网络资源、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50%,期末考评占比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汽车类专业。主要由王中乾、张龙、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212103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名称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拓展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 |
后续课程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新能源汽车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以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模块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优势。 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了解电动汽车常用的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了解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与驱动特性;掌握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动汽车保养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及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2.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能对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进行安装、检测、调试。
3.能规范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上下电操作;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 单元1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2.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3.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4.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一览 | 2 |
单元2电动汽车基础 | 1.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2.电动汽车蓄电池分类和特点 3.逆变器与变频器工作特点 4. 空调与转向系统 | 6 |
模块二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应用 | 单元1纯电动汽车 | 1.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机构 2.纯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现状 3.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4. 纯电动汽车典型车型 | 6 |
单元2混合动力汽车 | 1.混合动力汽车定义与分类 2.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结构 3.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组成 4.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 | 6 |
单元3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特点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典型车型 | 6 |
单元4其它新能源汽车 | 燃气汽车的分类与典型车型 醇类汽车的分类和特点,典型车型
3.太阳能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典型车型 | 4 |
模块三新能源汽车维护 | 单元1电动汽车的维修与保养 | 电动汽车常见故障 电动汽车维护方法 电动汽车保养
4.电动汽车维修案例 | 6 |
合计 | 36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工作,把课程学习内容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教学实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具备沟通技能、调查和分析问题技能、对电动汽车简单问题实际处理能力,以便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电动汽车知识竞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使学生对电动汽车有更深入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材建议选用如下:
表2 推荐教材
序号 | 教材名称 | 编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1 | 《新能源汽车》 | 付铁军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5年 |
表3 参考书目
序号 | 书目名称 | 编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1 |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 陈清泉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
2 | 《电动汽车概论》 | 麻友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3年 |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表4 网络资源
序号 | 网站名称 | 网址 |
1 | 汽车之家 | http://www.autohome.com.cn/ |
2 | 车天下汽车网 | http://www.chetx.com/ |
3 | 中国汽车网 | http://www.chinacar.com.cn |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表5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项目 | 考核方法 | 比例 |
过 程 考 核 | 态度纪律 | 根据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和学生干部评定纪律得分 | 30% |
章节作业 |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评定得分 | 20% |
终结性 考核 | 期末考核 | 由教师评定得分 | 50% |
合计 | 100%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检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和汽车运用维修技术专业。主要由鲍小沾、张龙、王忠乾、宋海洋、许玲莉团队编写,王洪波主任进行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2112102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保险理赔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拓展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前导课程 | 汽车构造维修类课程、汽车电气课程、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等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专升本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1.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专业岗位要求以及岗位的职业发展为标准,并结合学生特点设置本课程。
3.课程基于工作任务的设计思想,提出学生应该完成地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地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参与到教师地课堂教学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相结合。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基层管理,学习资料管理工作等。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设置与企业一致地工作情境、工作步骤和要求.资料个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动车辆保险的特点、作用、分类与基本原则、机动车辆保险投保的原则与选择、机动车辆保险营销工作、机动车辆承保流程等内容,会设计汽车交强险与商业保险投保方案并计算保险费、能对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承保、能够完成报案的受理与派工工作、能按照损失补偿原则要求计算保险赔款。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机动车辆保险的特点、作用、分类与基本原则,掌握车辆保险投保、营销、承保、理赔等工作流程及保险勘察鉴定方法;
2.会设计汽车交强险与商业保险投保方案并计算保险费,能对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承保,能够完成报案的受理、派工、计算、查勘、定损、理赔等相关工作;
3.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4.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项目一 投保方案的设计 | 任务一识别与控制车辆风险 | 1.掌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了解风险的类别 2.掌握风险管理的含义和程序 3.理解保险与风行的关系 4.能够识别车辆风险 | 2 |
任务二 介绍汽车保险 | 1.知道汽车保险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汽车保险的种类 3.能够解释保险的原则 | 2 |
任务三介绍汽车保险产品 | 1.了解我国交强险的背景、目的 2.掌握交强险的条款及相关定义 | 2 |
1.掌握三责险的保险责任 2.了解三责险的责任免除 | 2 |
1.掌握车损险的保险责任 2.了解车损险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 | 2 |
1.掌握车上人员责任险和盗抢险的含义及相关规定 2.掌握各附加险条款的内容 | 2 |
项目二汽车保险承保 | 任务一 销售汽车保险 | 1.知道汽车保险销售的流程 2.能够进行汽车保险销售 3.知道汽车保险销售的禁忌事项 | 2 |
任务二 制订投保方案 | 1.掌握汽车承保工作流程 2.能够进行投保方案的选择 3.了解汽车保险投保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 2 |
1.能够计算交强险和三责险保费 2.能够进行车损险和主要的附加险的保费 | 2 |
任务三 签订汽车保险合同 | 1.了解汽车保险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2.掌握汽车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形式 3.掌握保单的签发流程 4.了解保单有关批改、续保和退保的注意事项 | 2 |
任务四 报案受理与调度派工 | 1.知道报案受理的工作内容 2.能够进行报案受理工作 | 2 |
项目三 保险事故现场勘察 | 任务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1.理解交通事故的成因 2.了解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 | 2 |
1.掌握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 2.了解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 | 2 |
任务二 交通事故的现场查勘 | 1.理解保险事故现场查勘的意义 2.掌握现场查勘的流程、内容 | 2 |
项目四 事故车辆定损核损 | 任务一 确定事故车辆损失 | 1.知道事故车辆定损的流程 2.掌握车辆定损的原则 3.能够确定事故车辆的换修方案 4.能够确定事故车辆的损失费用 | 2 |
项目五 赔款理算 | 任务一 汽车保险赔案缮制 | 1.能够审核索赔资料 2.知道保险赔案缮制流程 3.掌握交强险、三责险赔款的计算 | 2 |
1.掌握车损险赔款的计算 2.掌握各附加险赔款的计算 | 2 |
任务二 汽车保险核赔与结案 | 1.知道保险核赔流程 2.知道汽车保险核赔内容 3.能进行保险赔付结案 | 2 |
总课时 | 36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法,实行案例导入,情境再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理论为主,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财产险和人寿险中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对保险业务这块教学时,通过模拟保险代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来进行模拟教学法;
3.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频教学辅助设备;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近3年教材,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配套工作页最好。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相关教辅材料、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为考察课,实行平时成绩的过程考核加期末大作业的形式考核,旨在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病达到巩固熟练相应技能的目标。具体见下表:
项目及比重 | 平时成绩(50%) | 期末成绩(50%) |
项目一(10%) | 项目二(10%) | 项目三(10%) | 作业(10%) | 课堂表现(10%) | 大作业 |
内容 | 为车主制定汽车保险方案 | 填写投保单、验车、验证并计算保险费 | 完成一个案例的查勘、定损、核损、结案 | 包含布置作业及笔记 | 包含课堂中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参与角色扮演等表现,以及出勤和课堂纪律 | 案例分析 写出一个车主从投保到承保再到出险理赔的整个流程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三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主要由宋海洋、黄美英、张龙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四级)》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61112307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四级) | 授课层次 | 三年制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44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44 |
前导课程 | 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汽车电工与电子、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传动系统检查与修理、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检查与修理、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
后续课程 | 汽车维护、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汽车维修中级工》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围绕着该课的能力目标,从汽车4S店的机电维修工的实际工作内容出发,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在不同的范围与角度采用以情境化教学进行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符合项目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
(2)课程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通过对中级工考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汽车维修中级工》学习领域设计了6个项目。课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面到点,再由点到面的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生产能力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独立编制维修、竣工工艺流程卡;学会连杆变形检修操作流程;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进行活塞连杆组选配;能对发动机气缸磨损进行检查;能填写发动机检查记录表和发动机大修竣工报告等。最终达到汽车修理等级工考证(四级)水平。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维修的相关方法和工作流程,熟悉装配图;
2.能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独立编制维修、竣工工艺流程卡,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3.具有汽车维修工四级基本维修能力;
4.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 | 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安全教育实训动员 | 安全教育 实训动员 6S管理教育 | 安全教育 实训动员 6S管理教育 工具使用规范要求 | 4 |
气缸磨损的检查 | 任务1内径百分表使用 | 百分表组装过程 百分表二次调零过程 | 6 |
任务2气缸磨损检查 | 气缸磨损检查工艺流程 确定气缸修理尺寸 |
曲轴的检修 | 曲任务1轴磨损检查 | 曲轴结构相关内容 曲轴轴颈磨损检查方法 | 6 |
任务2曲轴变形检查 | 曲轴变形主要原因 曲轴变形检查过程 |
连杆变形的检查 | 任务1连杆扭曲变形检查 | 连杆扭曲变形原因及影响 连杆扭曲变形检查操作流程 | 6 |
任务2连杆弯曲变形检查 | 连杆弯曲变形原因及影响 连杆弯曲变形检查操作流程 |
主减速器装配及检修 | 任务1主减速器的拆装 | 主减速器的结构与原理 主减速器拆装工艺流程 | 8 |
任务2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 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减速器啮合印痕调整 主减速器啮合间隙调整 |
任务3主减速器装配及检修 | 主减速器装配流程 |
变速器检修 | 任务1变速器拆装 | 变减速器的结构与原理 变减速器拆装工艺流程 | 6 |
任务2变速器检修 | 变速器检修工艺 变速器装配流程 |
活塞连杆组选配 | 任务1活塞、活塞环选配 | 活塞选配原则、及基本方法 活塞环选配技术要求 | 8 |
任务2活塞环三隙检查 | 活塞环端隙检查基本方法 活塞环侧隙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活塞环背隙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
任务3活塞连杆组组装 | 活塞连杆组装配标准和工艺流程 |
总计 | 44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内容和过程为载体,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调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资料、实物等教学手段,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内容:
1.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文教学法实施教学;
2.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
3.学生通过真实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真实的设备和维修工具,实施中级工考证实训;
4.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讲解、监督和评估;
5.老师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各种学习资料,任务工单,学习引导文案、实习指导书,维修手册和教学资料等;
6.建议每组学生最多8人,4组;教学组织由组长负责,强调团队合作重要性。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完整性、可操作性、适应典型工作生产过程,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教材建议选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具体考核方法如下列各表。
课程综合成绩评价
实施过程评价(80%)
理论知识考核(20%)
情境单元考核
(30%)
任务单元评价(30%)
评价内容如表2
实践综合考核评价
(30%)
出勤及职业行为
(10%)
框图1 课程综合评价内容
表1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标准
班级 |
| 课程 名称 | 中级工考证实训 |
序号 | 姓名 | 过程评价考核(80%) | 理论知识考核(20%) | 总分 |
出勤及职业行为(10%) | 任务单元评价(30%) | 情境单元考核(30%) | 实践综合考核评价(30%) | 成绩 | 成绩 | 成绩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 1、出勤及职业行为(每缺1次课扣2分,缺课4课时不得分);2、任务单元评价(每一任务,1次学习工单展示,按实际上交和展示次数计分,4次不交,此项不得分);3、情境单元考核,一次不参加者在总分中扣10分,三次不参加考核此项总评不及格;4、实践综合考核评价,按考试成绩要求计入总分;5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理论知识考核。 |
表2 项目教学实施任务单元评分表
考核项目 | 评分标准 | 配分(100) | 学生自评 (20%) | 小组互评 (20%) | 教师评价 |
小组评价(30%) | 个人评价(30%) |
团队合作 | 是否协调 | 5 |
|
|
|
|
活动参与 | 是否积极主动 | 5 |
|
|
|
|
安全生产 | 有无安全隐患 | 10 |
|
|
|
|
现场6S | 是否做到 | 10 |
|
|
|
|
任务方案 | 是否正确、合理 | 15 |
|
|
|
|
操作过程 | 检查是否正确 | 10 |
|
|
|
|
调整是否合格 | 10 |
|
|
|
|
方法是否正确 | 5 |
|
|
|
|
咨询资料查阅 | 5 |
|
|
|
|
任务完成情况 | 是否圆满完成 | 5 |
|
|
|
|
工具和设备使用 | 是否规范、标准 | 10 |
|
|
|
|
劳动纪律 | 是否能严格遵守 | 5 |
|
|
|
|
工单填写 | 是否完整、规范 | 5 |
|
|
|
|
小计 |
|
|
|
|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得 分 |
|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及职业资格证考核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大专汽车专业。主要由胡升、黄美英、张龙团队编写,王洪波审核。
9999js金沙老品牌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考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 032112301 | 开课系部 | 汽车工程系 | 授课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名称 | 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考证 | 授课层次 | 三年高职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类别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 | 44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44 |
前导课程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检查与修理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
适用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立德树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围绕着该课的能力目标,从汽车相关工作岗位出发,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在不同的范围与角度采用以情境化教学进行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
(2)课程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通过对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考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把课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面到点,再由点到面的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2.目标确立
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生产能力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紧贴工作岗位实际和职业发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由理论过渡实践,各个模块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设置教学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新能源汽车电工特种作业操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知识;
2.具备汽车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正确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的技能;
3.能正确使用、操作各种维修与检测工具和设备达到考证相关要求;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教学内容 | 要求 | 学时 分配 |
第一章:安全生产培训相关法规与政策 | 安全生产方针及我国、我省和本企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特种作业的概念及所包含的工种 安全基础知识及名词术语 电工作业培训的原因、对象和意义 | 1.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2.理解特种作业的概念和30号令规定的特种作业的范畴。 3.熟悉掌握安全基础知识及常用的名词术语。
| 2 |
第二章:电气安全要求与措施 | 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 电气事故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 1.熟悉电气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2.熟悉掌握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理解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2 |
第三章:电工基础知识 | 直流电路 单相交流电路 三相交流电路 电磁感应 电子技术常识 | 1.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的特点及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熟悉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2.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交流电的三种基本表示法;了解单一参数电路及参数串联、并联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3.熟悉三相交流电中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5.掌握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晶闸管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 4 |
第四章:触电危害及现场救护 | 安全用电常用术语: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方式 触电事故规律 触电急救 | 1.熟悉触电类型和触电方式。 2.熟悉电流通过人体大小及持续时间不同对人体的危害。 3.熟悉触电事故规律和掌握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4.熟悉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步骤和现场救护的知识。 | 2 |
第五章:防触电技术 |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 1.了解绝缘的作用,熟悉绝缘破坏的严重性和绝缘电阻值的规定。 2.熟悉掌握遮栏和阻挡物的作用和有关规定;熟悉掌握安全距离的意义和有关技术规定;熟悉安全电压限值和额定值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规定。 3.掌握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并能正确选择和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掌握IT、TT、IN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保护接零、保护接地,防止间接电击事故。 | 2 |
第六章:电气防火与防爆 | 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电气火灾的扑救 危险物品和危险环境 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电气防爆技术 | 1.了解电气防火的原因,掌握电气设备过热的几种情况及带来的危害。 2.了解危险物质的含义、性能参数和危险环境。 3.掌握电气防爆知识和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相关措施。 | 2 |
第七章:防雷与防静电 |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防雷装置:接闪器、避雷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防雷措施 防静电 | 1.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种类;掌握雷电的危害和防雷措施。 2.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种类;熟悉静电的危害和防静电措施。 | 2 |
第八章: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 | 绝缘安全用具 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安全用具的使用与试验 安全用具的检查与存放 安全标志 | 1.掌握基本绝缘安全用具和辅助绝缘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检查要求。 2.掌握安全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3.掌握安全用具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规定及安全用具的存放的要求。 4.熟悉掌握安全色的含义和各种安全标志牌使用方法。 | 2 |
第九章:电工仪表和测量 | 电工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功率的测量 电能的测量 万用表 绝缘电阻表 钳形电流表 直流电桥 | 1.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要求;熟练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电流、电压、电阻、功率和电能的测量方法和实际接线。 3.熟练掌握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直流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 4 |
第十章:电力系统与电气线路 | 电力系统 电气线路种类与特点 电气线路的安全条件 电气线路常见故障 线路巡视检查 | 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架电力线路的组成、类型、特点和作用。 2.熟悉电气线路各种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3.熟悉电气线路各种安全条件。 4.掌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各种巡视检查。 | 4 |
第十一章:异步电动机 | 一、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简单工作原理 二、异步电动机的特性和技术参数 三、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不对称运行 四、异步电动机的主要故障与处理 | 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不对称运行。 3.熟练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检查与维修。 | 4 |
第十二章:低压电气设备 | 一、控制电器的一般安全要求 开关电器 保护电器 | 1.掌握控制电器的一般要求;掌握开关电器、保护电器的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 3.熟练掌握低压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 4 |
第十三章:电力电容器 | 电力电容器的结构与补偿原理 电力电容器安装与接线 无功补偿用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电容器安全运行 | 1.了解电力电容器的结构、型号及电力电容器补偿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了解电力电容器的安装,熟悉电力电容器的接线方式。 3.熟悉电容器的保护配置,掌握电容器投入或退出运行的有关规定;掌握电容器操作的要点和故障判断及事故处理的一般方法。
| 2 |
第十四章:高压配电装置 | 高压隔离开关 高压断路器 高压电气设备操作要求 | 1.熟悉隔离开关的用途和类型,熟悉高压隔离开关的结构及维护。 2.了解各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原理,掌握各种高压断路器的结构特点、灭弧装置和操作机构。熟练掌握真空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巡视检查项目并能处理一般故障。 3.熟练掌握高压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 2 |
第十五章:电力变压器
| 变压器工作原理 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的安装与运行 | 1.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用途、分类、变压器原理和基本结构及技术参数。 2.了解变压器安装的要求,掌握变压器运行的有关规定。 3.熟悉变压器保护的基本概念、保护范围和作用。 4.掌握变压器运行中,正常巡视检查和特殊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 5.了解变压器事故处理的原则,掌握变压器异常和一般事故处理的正确方法。 | 2 |
第十六章:互感器 | 互感器的作用 互感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 1.了解互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了解电流互感器的技术特性和接线方式并掌握电流互感器安全运行要点。 3.了解电压互感器的技术特性和接线方式并掌握电压互感器安全运行要点。 | 2 |
第十七章: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 | 用户供配电的分类与组成 高压电力线路的结线方案 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的要求 变配电所的巡视检查 | 1.了解用户供配电的分类与组成。 2.理解变配电所的运行管理。 3.理解变配电所巡视检查的一般规定和内容。 | 2 |
总学时 | 44学时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师生比在1:15~1:20左右。
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3. 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完整性、可操作性、适应典型工作生产过程,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教材建议选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
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50%,期末考评占比50%。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写,适用于三年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主要编写人员有沈小引、王远、苑光耀、马强、王洪波。